第(1/3)頁 司馬曜沉吟片刻,總算是沒有被一時(shí)的仇恨蒙蔽住雙眼。 “不論如何,謝玄還是要去援救襄陽,附近除了他的北府兵,再無其他更好的選擇。” “這樣,我親自給謝玄寫信,給他個(gè)承諾,只要謝玄去支援襄陽,朝廷就資助他十萬石的糧草。” 司馬道子一口氣差點(diǎn)沒喘上來,什么東西! 朝廷命令他謝玄去打仗,還得朝廷資助糧草,還十萬石,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袁悅之也不能接受這個(gè)決定,當(dāng)即反駁:“陛下,資助糧草沒問題,可是十萬石也太多了!” “大兄糊涂了,怎么可能讓他得這么多的好處?” “要我看,就讓他去,他要是不去,就軍法處置,最好!” 司馬道子心性急躁,根本就沒有耐心和謝玄這樣的老狐貍糾纏,在他看來,朝廷上的大臣,都是給他司馬家干活的。 這個(gè)不用心,不聽話,那就換一個(gè)好了,這個(gè)世道,還怕找不到愿意做事的大臣嗎? 就比如面前的袁悅之,他就是一個(gè)很好的例子。 算起來,袁悅之和謝安還是同鄉(xiāng),都是從陳郡走出來的官宦子弟,但是,來到江左之后,謝家異軍突起,相比之下,袁家就要落寞的多了,甚至都不能算是一等豪門了。 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何袁悅之現(xiàn)在積極的靠攏在司馬氏皇帝的身邊,出謀劃策。 說到底,都是利益交換而已。 就像是司馬曜自己說的,司馬氏要想掌握皇權(quán),就必須有愿意為他驅(qū)使的人,而且,為了打壓世家的勢力,這樣的幫手,還不能出自大世家。 這就給了袁悅之這樣失落的世家子弟進(jìn)取的可能,所以,袁悅之現(xiàn)在上躥下跳這么積極,也是為了打破朝堂的平衡,試圖讓幾大世家瓜分朝廷權(quán)力的局面有所改變。 很多行為非常激進(jìn),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但這種挑釁背后也摻雜了司馬家的背書。 把你放出去當(dāng)惡狗,咬死一個(gè)世家,你就可以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