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22分07、人頭1:19。 對于比賽,這是2個觸目驚心的數據,不需要太多游戲理解,都能看出有一方被另一方全盤鑿穿。 “ig……有點沒輕沒重哈。” 后臺。 lpl代表團相信ig能贏,也想過會有比較大的差距,可真的發(fā)生這種事,小白等人還是覺得殘暴。 “大發(fā)明家拿的太好了。ig本來就重對線。” 阿布既感嘆,又羨慕。 戰(zhàn)勝skt的榮譽,edg也有,但像這種夸張的人頭比,edg很少干出來。 外界。 北美解說也不給skt面子,看著大龍一波,他們還吐槽bang不送五殺—— “一定要這樣嗎?” “跑回去也守不了的。” “天哪,我看到了什么,ig沖泉水,bang手速很快的賣掉裝備補金身,就是不想陣亡。” 老鼠臺,有很多非韓觀眾發(fā)出嘲諷,反倒是韓國觀眾拼命解釋比賽不送人頭才是真正的電競精神,哪怕是成人之美也不行。 當然。 沒人在乎這個。 這里面的噓聲,有一多半是覺得韓國賽區(qū)跟他們記憶中的強大不相符,甚至,fnc看了直播,小帽等人覺得他們去參加洲際賽,也能跟kt、afs等隊板板手腕,忌憚之心大大降低。 這屆洲際賽,lck表現(xiàn)出了什么特別強大的地方嗎? 是陣容儲備深? 是版本理解、強勢英雄熟練度不一樣? 還是紀律性跟執(zhí)行有斷崖般的差距? 都沒有。 歐美解說可不在乎他們的做法是不是羞辱了skt及其支持者,當ig眾人在臺上互相鼓掌說笑,他們在演播廳討論道: “msi的時候,我說過fnc的比賽會給全世界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后來,我們贏了kz,當時我就很可惜沒跟skt遇上,但在今天,我覺得沒遇上也就那樣,反正世界賽能不能碰到skt還是個未知數,照這個狀態(tài),我很難看好skt晉級。” “thal的心思不在對線上,他給了theshy太多破綻,團戰(zhàn)里,也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站位或者破壞陣型的操作; 小黑先不聊,跟隊輪換了2年是有原因的; 雙c反應下降,不太能承擔輸出重任,輔助的話,effort也不是很有經驗,小細節(jié)做得好,大局觀很一般。” 在歐美解說眼里,18年的skt滿是漏洞。 如此一來,歐美的電競媒體心情很好。 看著曾經只可遠觀的老對手變得這么虛弱,紛紛覺得自家賽區(qū)最拿得出手的那一批戰(zhàn)隊,跟老對手的差距非常小。 這下。 skt輸ig,讓其他地區(qū)聯(lián)賽非常熱鬧。 韓媒當然很不服,可戰(zhàn)績擺在那,只能迂回、嘴硬,什么洲際賽的賽程安排太趕,選手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什么lpl主場作戰(zhàn),他們水土不服、飲食不服,難免狀態(tài)不佳…… 甚至,有些韓媒開始討論洲際賽到底有沒有意義,像這種田忌賽馬、bo1決勝,能看出多少戰(zhàn)術深度? “bo1,發(fā)生什么都不意外!” 韓媒開始把這句話當成口號,舉例以前小組賽閃電狼表現(xiàn)不錯,但并不能說明閃電狼實力很強。 聽起來很有道理,bo1確實有太多意外,可以專門設計思路,另辟捷徑。 要不是去年拳頭舉辦,韓媒借助世界賽失利,又嚷嚷過“洲際賽代表綜合水平較量,而綜合水平意味著賽區(qū)中堅力量”,可能,大家也就服氣了。 部分lpl觀眾也反應過來了。 嗷,合著韓國隊贏了,就是最有含金量的一屆;韓國隊沒贏,那就是問題頗多——要真這有,拳頭還舉辦什么國際比賽,干脆按照聯(lián)賽積分來唄。 選手沒那么多想法。 瞧著ig不像贏下msi那么興奮——雖然也挺開心。 阿水在跟theshy討論五殺。 faker看了一眼舞臺,落寞的走進甬道。 rookie…… 他念著這個id。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