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須細水長流-《大明寒門》
第(3/3)頁
老太太宋徐氏迎過來道:“瓜娃兒,頭個時辰有人送來一袋米,送米的人說是何家的,怎回事?”
宋寧走過去看了眼,麻袋里都是白米,而都還是新米,大致一看至少有五六十斤重,想到是何崇源派人送米過來,宋寧心里又不是個滋味。
被家里的三個女人盯著,宋寧低下頭道:“或許是何家公子派人送來的,之前的食盒也是他送的,還有這一籃子書。”
宋徐氏往兒媳身上看一眼,這才嘆息道:“這是出門遇貴人,你也是命好,居然能結識到何公子這樣的善人,以后有機會多去給何公子做事,咱宋家人也都是知恩圖報的。”
“知道了,祖母。”宋寧虛心受教道。
宋徐氏道:“家里有米下鍋,也可以吃飽一些,讓孩子有力氣讀書,這孩子在外辛苦奔波不容易,拿斗米去換二斤豬肉回來,再去換些菜……”
有了米,家里要改善伙食,卻是除了白米之外別的什么都沒有。
宋家人也舍不得花錢,干脆都是以物易物,拿了何家送來的米,到左右四鄰去換一些菜回來,屠戶家里可以換肉,而種菜的家里可以換了時令的蔬菜。
在家里女人忙碌之時,宋寧心里也不由很無奈。
他心想:“家里連一畝地都沒有,算是徹底的破落戶,院子彈丸大的地方連種菜的園子都騰不出,這一家五口人能活下去真不容易。科舉耗費時光日久,中舉算一大關口,院試三年兩考,鄉試三年才一考,動輒三五年,光靠母親娘家接濟是不夠的,必須要買幾畝地做到細水長流,但這年頭一畝地至少要三四貫錢,熟田更貴,上哪去銀子弄?”
宋寧想著買地的事情,心中煩憂,轉過身卻又要趕緊趁著天還沒完全黑下來,拿起紙筆寫東西。
宋涵秀過了半晌之后進來,見宋寧正奮筆疾書,不由問道:“哥,在寫什么?”
“抄書。”宋寧隨口道。
宋涵秀癟癟嘴道:“書都在你手上,為什么要抄?”
宋寧道:“書是借下來的,遲早要還,只有把書籍中的內容謄下來,才可以研究其中的學問。別在這里打擾我,幫娘做飯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