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0481 凌云臺-《五胡烽煙》


    第(1/3)頁

    在這里逛了一圈,文易也發現了許多不和諧的地方,但總體來說還算不錯,至少沒有出現什么大的混亂。

    水面上逛完就離船去了岸上碼頭,這里就更熱鬧了,往來的商人、干活的力夫、叫賣的小販等等各色樣人都有。

    但能明顯看出來,這里并不混亂,一切都井然有序。

    還有一點,沒有要飯的人。

    倒不是說唐國沒有窮人,這是不可能的,而是沒有沒活干的人。只要會喘氣兒的都會給分地或者幫忙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去做。

    戰亂剛剛結束,孤寡老人和孤兒特別多。失去勞動能力的人會被送進福利院,身體比較建康能干的動活兒的另有安排。

    文易太清楚所謂福利院是怎么回事兒了,養老院有一個詞叫翻床率,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下這里就不多說了,反正不是沒有辦法最好別進。

    二十一世紀互聯網那么發達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在古代只會更嚴重。

    但凡有辦法,文易都不會把老人孩子送進福利院。

    孤寡老人會由國家出面安排他們搭伙過日子,然后讓兩口子去收養孤兒,組成家庭。

    除非是那種有重病或者因為別的原因失去勞動力的老人,基本上都是按照這個方法處理。

    不要覺得這么做不人道之類的,對于他們來說這才是最大的人道。

    老人有了螟蛉子養老送終,孤兒有了大人照顧。一家的日子雖然會很辛苦,但至少安穩有盼頭,比各自放在福利院等死要好的多。

    當然了,對于這種究極重組家庭,衙門會給予特殊照顧的。比如安排在特定的村子,讓他們相互有個照應,相互幫助。

    朝廷幫忙建房子,分最好的熟地,給農具,甚至還給一頭耕牛。

    人文關懷這方面且不去說,僅從經濟角度來講,看起來給的東西很多,但比起放在福利院,總體算下來要更劃算。

    就眼前來說,這種方法效果非常好,老人孩子都很高興有了新家和新的家人。至于以后會怎么樣,且等以后再說吧。

    畢竟這種方法也是戰爭年代特有的,太平年景也不會出現這么多孤寡老人和孤兒。

    把這些人都安排好,乞丐就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九。

    剩下的那百分之一,是因為人性的參差,總有些人好吃懶做。

    對于這種人唐國從來不客氣,好言相勸不聽就用鞭子抽,國家不養閑人。

    這個年代也沒有那么多‘人權保護者’,更沒人會指責朝廷多管閑事干涉他人自由。

    對于這種情況大家都是舉雙手贊成,還會反過來罵乞丐有手有腳不好好干活,活該挨打。

    而這也就造成了一個情況,唐國沒有乞丐。

    至于這種情況能維持多久,誰也不知道,但至少眼下他做到了。

    洛陽碼頭的秩序要比之前遇到的那些新興港口城鎮的秩序好太多,說的難聽點,經驗是一方面,官吏的能力又是另一方面。

    大家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洛陽碼頭的管理更好更有秩序,說明這里的官吏用心研究及時調整了。

    他準備回去問問這一片是誰在管理,要給予嘉獎。

    就這樣在大街上走著,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個人非常激動的看著他,然后遠遠的朝他鞠躬。

    文易一開始還以為他在和別人行禮,左右看了看才確定是自己,頓時就明白被認出來了。

    趙正志也發現了情況,使了個眼色一名護衛走過去打聽情況,不一會兒就帶回一個消息:“此人名周政,乃此地的令正,東寧人。”

    原來是老唐人,眾人的態度馬上就不一樣了。趙正志似乎也想起了這么個人,就說道:

    “我想起來了,確有此人。當年科舉失利就去當了村官,管理的還是高句麗俘虜的村莊,因為管理的好得到升遷。”

    “后來扶南內附他又主動申請去了那邊任職,工作也非常突出被接連提拔。后來被抽調到中原任職,沒想到都成了洛陽的一名令正了。”

    令正相當于是坊正。

    嗯,古代大城市都會劃分成許多坊,每個坊都會有坊正管理。后來唐國取消坊劃分了區,就改名為令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六安市| 乐东| 丹江口市| 陆良县| 右玉县| 唐山市| 鹤庆县| 当阳市| 清水河县| 临海市| 建昌县| 合作市| 华宁县| 沂源县| 和顺县| 渝北区| 奉贤区| 界首市| 庆城县| 六安市| 安仁县| 阜新市| 永丰县| 阳高县| 栖霞市| 高要市| 哈巴河县| 西昌市| 娱乐| 南康市| 寿光市| 安丘市| 麻城市| 汉川市| 章丘市| 梅州市| 厦门市| 曲阜市| 怀宁县|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