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1 巡視七(第三更)-《五胡烽煙》
第(2/3)頁
文易繼續(xù)說道:“牛這個東西不光能吃肉還能產(chǎn)奶,你試著選育一些產(chǎn)奶量高的牛出來……就叫奶牛……”
“不能片面追求產(chǎn)奶量,要確保牛的建康,只有建康的牛才能產(chǎn)出建康的奶……”
(說一個小知識,一般草原牛不會耕田……耕牛要從小訓練,長大再訓練就沒用了,牛的脾氣很犟。)
說起培育奶牛,文易又想起了一些其它的東西。
比如白菜,這時候還不會包心兒,不論是產(chǎn)量還是儲存都不如包心兒白菜好,有必要選育包心兒白菜。
還有雞,現(xiàn)在的雞下蛋量并不是很高,兩三天下一枚就算高產(chǎn)了,一天一枚的蛋雞還需要選育才行。
說起養(yǎng)雞他又想到一樣東西,養(yǎng)蚯蚓。
想讓雞下蛋就必須要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攝入,蚯蚓就不錯。
蚯蚓繁殖快用枯枝敗葉當食物,缺點是怕熱怕冷。
但東寧島冬天溫度十度左右,夏天三十多度,四季都適合它們存活。
不過蚯蚓是很多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最好不要用活蚯蚓喂雞,洗干凈開水煮上五到十分鐘就可以了。
雞吃了蚯蚓能提高免疫力,提高產(chǎn)蛋率……對于缺少肉蛋奶的古代百姓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幫助。
趕緊讓張勇把這些都記下來,等回去就讓人總結技術,然后全國推廣。
真正在民間轉(zhuǎn)了一圈,文易才發(fā)現(xiàn)他遺漏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技術,拿到古代可能就是惠及萬民的好點子,以后要多關注一下這方面的問題才行。
不過靠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是有限的,應該建立一個類似科學院一樣的機構,吸收一批精英對以前的技術進行總結,然后嘗試突破。
在縱谷馬場住了兩天,他乘船前往晉安縣城。
從上次離開他已經(jīng)一年半都沒有回來過了,再次回來也是感慨萬千。
這里才是他夢想真正啟航的地方。
晉江水域上穿行的船只比兩年前多了幾十倍,不過大多都是俚人的船,漢人百不足一。
經(jīng)過兩年的經(jīng)營,晉安縣已經(jīng)名聲在外,成為周圍好幾個郡縣的貿(mào)易中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万源市|
东丰县|
湘潭县|
柘荣县|
营口市|
台中市|
陈巴尔虎旗|
黄冈市|
明溪县|
梨树县|
慈利县|
永修县|
改则县|
汉川市|
固安县|
碌曲县|
探索|
离岛区|
新干县|
平利县|
新昌县|
富民县|
公主岭市|
玉门市|
临猗县|
山西省|
临沭县|
贵南县|
花莲县|
淮南市|
资兴市|
上高县|
德昌县|
精河县|
苍南县|
奉新县|
安溪县|
新兴县|
洛南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