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一位病人是以“大面積腦梗死、高血壓病三期極高危組”收進來的。在腦梗死和高血壓的情況穩定之際,病人開始出現發熱、咳嗽、咳痰。 主管醫生根據痰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進行針對性用藥,但發熱就是不退,每天都必須用退熱藥或者使用物理降溫。 在主管教授提出將病人拿出來全科討論前,他們已經將醫院有的、外院購買的抗生素都全程足量用了一遍,也先后請了醫院各個相關科室來會診,并按會診意見進行處理,但病人的發熱依然沒退。換而言之,他們已經束手無策。 第二例病人相對簡單。這位患者曾經患有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而住院,住院過程中出現癲癇發作,出院后因為擅自停藥,導致癲癇發作頻發而入院。入院后,經過調整治療藥物,癲癇發作已經控制,病人一般情況很好。 本來,這樣的病人已經可以出院了。也許,楊修影的想法是對的,郭華沒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資本,想拿一例如此簡單的病例的診療成功來炫耀自己。 但郭華顯然忽略了他曾經的老師,對專業的要求非常嚴格,治學非常嚴謹的施遠騰的實力。施遠騰會讓郭華這樣的小心思得逞?郭華會在這個過程中出丑嗎?除了楊修影會想到這些,估計科室里任何一位醫生都不會想到,郭華正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查完病人,大家回到課室坐好。 “先從復雜的病例開始討論吧,現在開始,討論發熱不退的腦梗死病人。”施遠騰掌控著討論的節奏。 按照危重疑難病例討論的慣例,所有參加討論的醫生都需要發言。一般從實習醫生開始,到非主管床位的各級醫生,然后到主管床位的各級醫生,最后才由施遠騰作總結發言。 包括主管醫生在內,所有發言的醫生,都不約而同地將發熱的原因鎖定為感染所致。至于感染源是什么,有說是特殊類型的、我們醫院無法培養出來的細菌感染。也有醫生認為,因為長期應用如此強大的抗生素而導致的真菌感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