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下面我講一下考場規則,一共三場考試,共考三天。這三天之內不得隨意竄動,不得他人替考,不得大聲喧嘩。違者皆按大楚律法處置!” “第一場考試現在開始,共計兩個時辰。” 明致平話音一落,貢院內所有考生的桌面上便浮現了一張試卷和幾張白紙。 憑空造物,這位禮部尚書的儒道修為也不低啊!孟夏心頭感嘆一聲,隨即點燃一根香插在香爐上,方便計算時間,然后便看向面前的試卷。 一般來說春闈考試不外乎就是那么五樣,墨義、帖經、策問、詩賦、經義。每年由禮部隨即抽取兩場考試的科目,最后一門再由皇帝去定。 孟夏低頭看了一眼試卷,心道一聲果然第一場是考墨義。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注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一共一百道題,考驗的就是一個答題快和準確率。 這對孟夏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不過了,在別人還需要仔細瀏覽內容的時候,他已經開始硯墨了。 孟夏手腕翻飛拿起筆來直接開始在白紙上書寫起來,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便答完了所有問題,甚至連重新檢驗一遍都沒有,直接閉目養神。 春闈三考中,墨義、帖經、詩賦、經義這四項對他來說都不是難事兒,唯有策論會稍顯難度,而且策論基本屬于必考一科,即便禮部抽取科目時抽不到,皇帝也會點取策論一科。因為其他科目只需要背就可以了,只有策論這一科,沒有點真才實學是答不好的。 可以說策論一科便可淘汰掉百分之九十的考生。 閉目養神是為了以更加的狀態應對第二科,誰也不知道策論到底會在第幾場去考。而且身處貢院之中本身便是一場考試。 貢院里的環境雖然說不上惡劣,但也絕對好不哪去。若是寒門學子還好,但是對一些富貴人家的公子哥來說,要是沒經歷過這種環境,著實挺折磨人的。 兩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時辰已到!”禮部尚書明致平的聲音響起,桌上華光一閃,試卷連同作答的紙一起消失不見。 “明日巳時,開考第二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