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章 包容-《王陽明心學智慧》


    第(3/3)頁

    把誹謗和侮辱作為進取的動力

    人若著實用功,隨人毀謗,隨人欺慢,處處得益,處處是進德之資。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終被累倒。

    面對誹謗和侮辱,王陽明倡導人們既要有超然坦蕩的心境,又要實實在在地用功,相信自己的良知。如果能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地下苦功,就能在誹謗和侮辱中得到益處。如果不用功致良知,別人的誹謗和侮辱就會像魔鬼一樣對你糾纏不休,而你也會在和這些魔鬼的對抗中身心俱疲,最終被傷害的還是你自己。

    一個人成功之后,往往會被嫉妒、被誹謗。俗話說得好:“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币豢脴溟L得比其他樹木高,風首先吹斷的必然是這棵樹;有才能、地位比較突出的人,往往是他人爭相攻擊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圣人,也難以幸免。

    在王陽明看來,面對誹謗和侮辱,既要有超然面對的心態,更要有超越它的勇氣。也就是說,只要有奮發向上的決心,誹謗和侮辱也能成為進取的動力。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兒子約翰:侮辱也是一種動力。

    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約翰的信中寫道:“你或許還記得,我一直珍藏著一張我中學同學的多人合照。那里面沒有我,有的只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幾十年過去了,我依然珍藏著它,更在心中珍藏了拍攝那張照片的情景:“那是一天下午,天氣不錯,老師告訴我們,有一位攝影師來要拍學生上課時的情景照。我是照過相的,但很少,對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來說,照相是奢侈的。攝影師剛一出現,我便想象著要被攝入鏡頭的情景,告訴自己要多點微笑,甚至開始想象如同報告喜訊一樣回家告訴母親:‘媽媽,我照相了!是攝影師拍的,棒極了!’“我興奮地注視著那位彎腰取景的攝影師,但攝影師卻在取景后用手指著我,對老師說:‘你能讓那位學生離開他的座位嗎,他的穿戴實在是太寒酸了,和整個畫面不匹配?!鎸蠋煹拿?,我無力抗爭,只能默默地離開。

    “站在一旁,我感覺我的臉在發熱。但我沒有動怒,也沒有自哀自憐,更沒有埋怨我的父母為什么不讓我穿得體面些,事實上他們為了讓我受到良好的教育已經竭盡全力了??粗谀俏粩z影師調動下的拍攝場面,我攥緊了雙拳,在心底向自己鄭重發誓: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讓攝影師給你照相算得了什么!讓世界上最著名的畫家給你畫像才是你的驕傲!

    “我的兒子,我那時的誓言已經變成了現實!在我眼里,侮辱一詞的詞義已經轉換,它不再是剝掉我尊嚴的利刃,而是一股強大的動力,如同排山倒海,催我奮進,催我去追求一切美好的東西。說那個攝影師把一個窮孩子激勵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似乎并不過分?!?

    洛克菲勒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時誹謗和侮辱能形成一股力量,能震撼你的靈魂深處,促使你努力改變自己,完善自己,從而將自身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成就一番事業。如果面對別人的誹謗或侮辱,不知努力用功,而是過于在意,與之糾纏不清,就會浪費許多寶貴的精力與時間,使身心被拖累,最終一無所獲。

    對于惡意中傷、侮辱,你要以此為契機,激勵自己不斷進取,只有做得更好,做出更大的成績,才是讓誹謗者閉嘴的最好方式,也是對那些侮辱你的人的最好回應。其中的關鍵,就像王陽明所說的,主要看你能否實實在在地用功了。

    以德報怨是人生大智慧

    舜徵庸后,象猶日以殺舜為事,何大奸惡如之!舜只是自進于乂,以乂薰烝,不去正他奸惡。凡文過揜慝,此是惡人常態;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他惡性。舜初時致得象要殺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過處。經過來,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責人,所以致得“克諧”。

    王陽明認為,舜被堯征召之后,舜的弟弟象仍然整天想要把舜殺死,這是何等奸邪的事?而舜只是提高自身修養、自我克制,沒有直接去糾正他的奸惡,反而用安撫的方法來熏陶感化象。文過飾非,用以掩蓋自己的奸惡,這是惡人們的常態;如果直接指責他的是非,反倒會激發他的惡性。舜最初讓象起念殺害自己,也是因為想讓象變好的心意太過急切,這就是舜的過錯。后來,舜才明白原來功夫只在自己,不能責備別人,所以才能和象和平相處。

    由此可見,對待惡人,寬容的安撫比嚴厲的責罰更有效,更能激發出惡人心中的善意和仁愛,從而改過自新,去惡揚善。這其實就是老子所提倡的“以德報怨”的思想。

    《老子》第七十四章中寫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币馑际钦f,民眾不怕死,又怎能用死來威脅他們呢?老子之所以會發出這樣的感嘆,是因為春秋時期,諸侯混亂,民不聊生,不少人為了生存,或聚而為盜,或揭竿造反。當時最著名的強盜大概是盜跖,據《莊子·雜篇》介紹,此人是大賢士柳下惠的弟弟,“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司馬遷在《史記》中則說他“性格殘忍兇暴,然部下盛贊其信義”,官府多次出兵鎮壓,都沒有成功。

    當然,老子這句話并不只是針對盜跖來講的,而是泛指官府鎮壓盜匪的蠻橫手段。他認為,老百姓沒有活路才會去做強盜,鎮壓是沒有用的。如果讓老百姓有活路,他們就會愛惜生命,害怕死亡。這時候,懲處個別為非作歹的人,就沒有人敢為非作歹了。官府窮奢極欲,使得老百姓沒有活路,他們連死都不怕了,又怎么會怕官府鎮壓呢?由此可知,老子這句話的用意在于勸告統治者不要過于相信懲罰的效力,與其懲罰犯罪的人們,不如從根本上制止犯罪。讓老百姓生活富足,這樣他們就會自尊自愛,不管理他們,他們也懂得自律;即使有個別壞人,管理起來也會容易得多。

    其實,這世上,如果人人都能有穩定幸福的生活,是沒有人愿意做壞人的。老子的觀點可總結為兩句話:“讓好人有條件做好人,讓壞人不需要做壞人?!闭鐕鴮W大師南懷瑾評價的那樣:“‘以德報怨’是老子的思想,后世也認為它代表了道家的思想。就是說,你對不起我,我不恨你,不報復你,反而對你好,乃至把你感化。”

    人們常說:“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會消失。”你在憎恨別人時,心里總是憤憤不平,希望別人遭到不幸、懲罰,卻又往往不能如愿,失望、莫名的煩躁之后,你便失去了輕松的心境和歡快的情緒,從而導致心理失衡;另外,在憎恨別人時,只看到別人的短處,在言語上貶低別人、在行動上敵視別人,結果使人際關系越來越僵。

    寬容曾經傷害過你的人是人生大智慧,以德化怨,是成熟人性臻至化境的象征,寬容的人生收獲的必將是幸福美滿。因此,在面對他人對你的傷害時,與其責罰、報復,不如用安撫的方法來熏陶、感化他們,以引導他們改過向善。hf();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临桂县| 莎车县| 华阴市| 即墨市| 屯留县| 习水县| 托克逊县| 东至县| 太康县| 文安县| 察雅县| 繁峙县| 阳谷县| 呈贡县| 榆树市| 靖江市| 武冈市| 苍梧县| 鹤庆县| 茶陵县| 米易县| 正安县| 张家界市| 扶余县| 龙井市| 舒兰市| 合阳县| 华蓥市| 鄂托克前旗| 石棉县| 萝北县| 泸水县| 九江市| 阿尔山市| 沙湾县| 鹤峰县| 凤台县| 呼伦贝尔市| 通榆县|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