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國際章雖然路人緣不佳,但至少不缺好作品,關鍵黑點也沒她多,最終略勝一籌。 舒大嘴早年比范小胖還狠,艷星出身,還有著名的“掰掰事件”,各種碰瓷,逼的黎天王不厭其煩,給港媒增加了不少業務。 這幾年洗了底,開始上岸,來了內地更是打出了所謂的“穿上衣服”,成了勵志典范。 不過說她勵志倒也不算錯,港臺這么多艷星,能穿上衣服殺回主流的真不多,更別說拿下金馬影后和多個金像最佳女配。 人品爭議放在一邊,顏值美丑看個人審美,但舒大嘴的實力還是有的。 之前,舒大嘴在港臺圈算是一線,但在內地排不上號,馮褲子的《非誠勿擾》讓她大紅了一把。 再加上港圈因為xx門,張玉女、鐘阿嬌都受了很大影響,這下她的時機來了。 舒大嘴是臺省人,又在香江常年廝混,本身也實力拿得出手,成功被港臺兩地力捧,后續拿下了多部大制作,不乏星爺、姜聞、侯孝閑等名導作品和華誼的大制作。 導演也就罷了,可能被演員特質打動,但是華誼又不傻,豈會把手里的蛋糕給別人,很難說這里面有沒有港臺資本的影響。 畢竟舒大嘴再紅,內地這幫大花也絕差不到哪去,就是新生代小花,也不是不能盯頂上。 但不管怎么說,時機抓的準,運氣又好,舒大嘴就成了極為少數的可以和內地大花爭鋒的同生代港臺女星。 如果不是2013年卷入甄子彈、趙聞卓的風波,導致路人緣大跌,事業很可能還能更上一層樓。 在后世斷層斷得厲害的港臺娛樂圈,舒大嘴很可能成為港臺女星在電影領域最后的輝煌。 至少80、90兩代是沒啥希望了,不知道被賦予厚望的00后文琪能不能打破這個桎梏……… 劉天王+大紅的舒大嘴,配角是剛剛憑借《集結號》擊敗黃薄,拿下金馬影帝的張寒雨,排面還是不錯的,還有一個香江名導劉偉強。 而《拯救吾先生》這幫演員,除了曹軒,能打的也就一個劉火華,雖說有兩個影帝,但卻是文藝片出身。 導演曹寶平也沒啥票房成績,張澤和演華子女友的郭真霓雖說也有名氣,但都是電視明星,王千原更是無名小卒一個。 不過這也無所謂,要真比名氣和票房號召力,曹軒一個人可以壓垮對方三人,更別說還有電影真人改編的噱頭。 外界炒作這次是天王之爭,但說實話,大風大浪見多了的曹軒,根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不是曹軒飄了,實事求是,香江這幫藝人單論票房號召力,哪怕是程龍現在也得在他面前乖乖認輸。 除非星爺重出江湖,曹軒有可能高看一眼,其他人除非拉幫結派、加上名導或精品劇本助陣,否則就是那么回事。 這回也就是曹軒這回題材可能不討喜,才可能被拿來比較,要是商業片,那就是純純自取其辱。 甚至他懷疑這是《游龍戲鳳》劇組買的通稿,有意碰瓷,蹭他熱度。 呂墨也是這么覺得的,他談不上誰的粉絲,但是曹軒的票房成績是明擺著的。 不討論全球總票房,現在單單只是內地累計票房,曹軒就已經超過22億。 而且全部都是主演電影,最差也是雙男主二番,在內地票房成績差不多是獨一檔的存在,業內能和他叫板票房的寥寥無幾,但肯定沒有票房表現不算突出的劉天王。 不過作為職業影評人,呂墨還是分別買了兩張票,準備全都看看,客觀評價。 說不準曹軒就翻車了呢! 抱著這種心理,呂墨率先走進了《拯救吾先生》的影廳。 絲毫廢話沒有,電影開頭就是曹軒飾演的吾先生和制片人從酒吧出來,遇到粉絲合影,然后被華子冒充警察抓住。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制片人的扮演者正是《拯救吾先生》劇組的制片人,本色出演了屬于是。 電影里沒有廢話,爭執幾下就被抓上了車。 但實際上,在現實中吳若福和制片人(也是其好友)當時發現了不對勁,甚至直接和綁匪進行廝打,最終逼的對方掏槍,當過兵的吳若福知道這是真槍,怕出事才跟著走。 電影這么處理主要是為了劇情,所以弱化了這個制片人的定位。 這樣的開局也讓電影一開始,就牢牢把觀眾抓在手里。 之后電影變為插敘,轉為案發后華子被抓的審訊戲,用案發后的兩個時間線進行敘事,不斷穿插,最終找到一個時間線節點,達成收束一致。 這個剪輯模式,導演和后期討論了好久才確定。 主要是單一敘事節奏有點拖沓,而且沒啥驚喜,人質被綁、劫匪去拿贖金、被警察抓住、審訊、解救,觀眾閉著眼都能猜出來。 插曲剪輯打亂一下節奏,提升觀眾期待,審訊戲份也能形成對立,拉高緊張感,并從多方視角還原整個事情經過。 呂墨一眼就看出了好處,不過插敘有利有弊,剪的好,那就是把控片子節奏,剪的不好,劇情一亂,電影不爛也得下降幾分。 作為一個喜歡扒劇情線的影評人,呂墨無視了插敘剪輯,開始按時間線梳理劇情。 華子,一個有理想的混混,具有極強的反社會人格,曾經犯罪入獄,出獄后糾集了幾個同伙,干起了綁架勒索的買賣。 這些人下手極黑,專門挑豪華車下手,綁了人,拿到贖金直接撕票。 之前已經做了幾個案子,人質全部殺死,只有一個小杜,由于自稱沒錢,暫時沒拿到贖金被關押起來,吾先生是新的肥羊。 作為全國知名的大明星,華子自然想從吾先生身上狠敲一筆。 吾先生愿意破財消災,但他怕的就是綁匪拿完錢撕票,所以一直在和綁匪試探周旋,華子也想多弄點錢來,便哄著吾先生表示拿錢放人。 在這期間,警察也得到了消息,馬上立案偵查,并通過各種走訪,確定了嫌疑人,準備利用拿贖金的這個機會,抓住嫌疑人,找到關押地點,營救人質。 三方都在斗智斗勇,人質和綁匪,綁匪和警察,不斷的強弱易形。 明明是一個略顯枯燥的營救人質案,愣是拍出了很多動作場面都無法帶來的緊張和刺激。 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演員的出色發揮,王千原飾演的綁匪之狡詐奸猾,還有曹軒、張澤所營造的被綁架如履薄冰的狀態。 雙方對戲,讓給予了觀眾極大的情緒渲染,總是忍不住為人質擔憂。 甚至忍不住代入其中,想象自己被綁架了怎么辦,恐懼綁匪的兇殘。 呂墨自己就在提前的電影總結后面,格外加黑加重了兩個字——【真實】。 以往的絕大部分類似情節里,很多人可以演出綁匪的兇殘和殺人不眨眼,但很少人能夠準確把握人質的相關狀態,即便是恐懼等情緒,也多流于表面。 曹軒的表演很克制,猶如電影里的吾先生,強壓著內心的恐懼,不斷冷靜的綁匪談判甚至是感化。希望可以找到一條求生之路,然而最終越來越絕望。 這種傳遞出來的壓抑情緒并沒有因為曹軒的克制而降低,反而愈發強大,比單純的恐懼害怕更令人深刻且真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