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個叫馬衛都的收藏家和民俗研究專家,就挑出了《青花瓷》歌詞中的常識性錯誤。 “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和“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這兩句里的漢隸和宋體落款根本不可能出現在青花瓷上。 這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有的人就覺得他是蹭曹軒熱度,吹毛求疵,故意博人眼球。 還有人覺得曹軒可能是犯了一些知識性錯誤,但是他未必懂行,這種冷門知識,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以理解。 在大的范圍之內,這個事情的熱度并不算高,但是曹軒還是在參加京城臺的一個綜藝里正面回應了。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我是查過資料,確實有文化常識性問題,不單單是這位專家提出來的漢隸和宋體落款,那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也是一個錯誤。 青花瓷是沒有天青色的,天青色偏綠,更多的出現在汝窯,如果強要比對的話,這首歌的歌名不應該是《青花瓷》,而是汝窯。 而且按照現實情況,雨過天青,不應該是天青色去等煙雨,這里是有一個時間線錯位的,也是為了歌詞效果。 所以,而之所以在明白有明顯錯誤的話,還在堅持如此創作,主要是為了對仗押韻以及塑造整體的歌詞意境和那種朦朧美。 很多時候,我們創作歌詞更多的是偏藝術性的,會更注重意象和意蘊,很多詞的邏輯和情節是無法和現實統一的。 當然,如果給一些人帶來了困擾,我在此表示抱歉,日后創作,我也會更加努力的在音樂和文字間尋找平衡,盡可能的兼顧真實。” 除了解釋這些,曹軒還感謝了馬衛都,覺得能把這些錯誤提出來也很好,以免誤導大眾,并呼吁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 曹軒大方的承認錯誤,并以藝術的角度去解釋如此創作的原因。 這個說法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確實如曹軒所說,這些影視、歌曲、繪畫、文學等創作,很多都是有藝術加成的,夸張化處理很正常。 如果真的要較真,那么任何一部作品出來無數的槽點。 比如四大名著的《水滸傳》,里面的地理位置簡直慘不忍睹,《三國演義》各種演藝化情節可以讓歷史當事人氣得吐血。 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夠十全十美,你想要得到突出一些東西,難免也要犧牲一些東西。 馬衛都事后也做了回應,表示自己只是以收藏行業的觀點來看,因為他們玩收藏的更關注瓷器真實性。 某種意義上,他這屬于拿自己的行業標準去標榜別人的標準。 對于曹軒的解釋,馬衛都表示了認可,并極力夸贊曹軒對宣傳帶動中國傳統文化付出的努力。 但拋開這點不說,這一波操作下來,老馬在大眾中的名氣翻了好幾翻,開始從收藏界走向臺前。 其他人也看到了這波蹭熱度的好處,許多文化人士也紛紛入場,從各種角度分析研究《青花瓷》等各種中國風歌曲。 據說還有中文系教授,直接把幾首歌拿到大學課堂,分析典故和詞句運用,還挑出了幾首歌的部分語法錯誤。 就連中學老師也跟著湊熱鬧,打算拿《青花瓷》《東風破》出卷子給學生考試。 中國風這個概念,越發的深入人心,甚至漸漸的從一種流行音樂潮流,慢慢向文化現象轉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