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上闕唱完,群里已經沒人打字了。 開篇簡簡單單的把酒問月本就已經把一個古代文人騷客的浪漫描繪得入木三分,再往下思緒一下子飛到了天上,那極富想象力的文字配上那柔美空靈的歌聲,一股仙氣幾乎撲面而來。 但剛上了天就來了個轉折。 如果前幾句還只是一個大孩子在中秋的晚上對著月亮發癲,做著“要是我能飛到那天宮上看一看該多爽”的美夢,空有意境沒有內涵,那后面一句“高處不勝寒”瞬間就將格調往上狠狠拉了一個層次。 直接把人帶回了人間。 正常人賞月,最多一句“這月亮真特么的白(大/圓)”,但大佬們賞月,就是能在文學和哲學之間反復橫跳,讓人不明覺厲。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絕殺! 一直到第一遍唱完,大家也許沒能記下幾個字,但“人有悲歡離合”一句出現時受到的震動卻真實地留在了心里。 月宮仙子一樣的古裝美人還在款款而唱。 古人所謂一笑傾城二笑傾國神馬的一下子由蒼白的吹牛逼變成了真實可見的視覺沖擊。 底子好,妝容得當,扮相驚艷,加上神曲輔佐,天籟之音加分,云姐姐今晚直接將一眾所謂的“古裝女神”們秒成了渣渣。 楚玉右手偷偷地伸到楚陽面前,大拇指高高豎起。 可以啊老弟。 第二遍終于唱完,連已經聽過幾次的姜萱、楚靈和葉蘭都還在為這段表演贊嘆不已。 林解語道:“我記得蘇白寫了那首著名的《蝶戀花》之后,同時代有個大詞人好像說過以后中秋詞都不用再寫了之類的話吧?那這首怎么算?” 楚城感慨道:“?中秋詞,自蘇白《蝴戀花》一出,余詞俱廢……可惜,你晚出生了一千多年啊,否則這首《水調歌頭》倒是可以和蘇白的《蝶戀花》論一論短長。” 厚古薄今是人之常情,在《蝶戀花》已經深入人心的情況下,《水調歌頭》想再獲得“古往今來第一秋詞”那種地位已經不可能了。 哪怕它確實有那種質量,但生不逢時,現在的人再怎么欣賞也不可能把楚陽這樣的小年輕寫的一首歌捧到跟古之圣賢平齊的高度,更不可能把“此詞一出,余詞皆廢”這種殊榮送給他。 文人都還相輕,更何況他連文人都不是。 不雞蛋里挑骨頭,罵你夏姫八寫都不錯了。往死里捧,怎么可能? 但楚陽已經盡力了。 最耀眼的舞臺,最合適的時機,最適合的歌者,《水調歌頭》不能拿到它所應得的榮耀只能算時也命也,非戰之罪,蘇白的《蝶戀花》到了地球那邊肯定也是同樣的境遇,所以也沒什么好不平的。 好在文學上的失分并不妨礙這首歌在樂壇上的地位。 都說文藝不分家,但其實自古以來都是文貴藝賤。 古代寫詞的是文人,而唱詞的,是伶人…… 作為歌曲來說,《但愿人長久》就算不是一曲封神也差不多了。 楚城的微信關了聲音,但開了震動。 云千尋唱完之后,他的手機就一直響個不停。 解鎖,打開微信,一個叫做“文章千古事”的群聊里已經有了四十多條未讀信息。 “@楚城:人呢?出來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