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完之后,他都是恍然大悟,哦,原來還能這樣想啊! 他扒歌的時候,也沒往愛情三個階段上去想啊,究其原因是著幾首歌都太有魅力了,不只是詞有魅力,曲和編曲更有魅力。 你像《煙花易冷》李一牧驚訝于作曲與編曲突破傳統框架,《蘭亭序》詫異于編曲中的細節。 到了《青花瓷》更是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副歌第一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給迷住了,對歌詞自然也就沒有深度解析。 當然,讓他深度解析怕是也不一定能解出來,畢竟術業有專攻嘛,這方面還是樂評人擅長。 你看看人家這篇分析說的頭頭是道,李一牧讀完之后更加佩服歌曲的詞作者了,至于曲作者,那早在內心尊重的膜拜了無數次了。 他這一點贊,是發自內心的,感謝對方的解讀,讓他有了很多收獲,之后在演唱的時候,可能會更能代入情感。 不過在外人看來,李一牧這個點贊的意思就是:“哎呦,不錯哦,這點小細節你都能發現?” 迪哥本人也這么看,急忙在自己評論區發了一句:“感謝李一牧老師的認可(點贊),我知道老師在寫的時候應該會想的更多,這點拙見見笑了。” 嗯,其實有些時候原作者沒想那么多... 就比如高中的語文卷紙吧,據說出現過一篇文章原作者本人,來做閱讀理解,然后喜獲零分的故事。 “哈哈哈,牧哥,所以你沒想那么多啊!”陳墨樂呵呵的問道。 李一牧這會兒正在公司年會現場呢,不過還沒開始,說是要等魔都電視臺的領導,他的座位是最前面中間那一桌,左邊是南小月,右邊則是陳墨。 nine boys就來了他們倆,其他人要么在劇組要么去外地錄節目了,只有他倆在魔都,跑來參與年會來了。 南小月下午要在電視臺錄節目,會跟柳阿姨一起來。 坐在那刷微博的時候李一牧看到了評論,跟陳墨大贊了一波對方對歌詞的解讀。 陳墨也好奇,就想上微博看看,然后就看到了評論,嗯?這跟說好的不一樣的。 李一牧說他根據解讀學到了,而這位迪哥居然說自己想的遠沒有原作者那么多,這才有了這句吐槽。 “不過也正常,一部電影拍出來之后,每個看過的觀眾都有各自的解讀,歌曲也是一樣的嘛!”李一牧回應道。 “牧哥,你這就沒文化了,你直接說一句,一千個人手里有一千根哈根達斯不就好了嘛!”陳墨吐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