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一牧的演唱,可謂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你像普通觀眾,甚至都不會去分析歌詞唱的是什么,他們只在乎李一牧這首歌旋律優不優美好不好聽,歌詞會不會韻腳刺耳等等。 再研究深一點的,可能也就是李一牧的情緒夠不夠飽滿,有沒有唱出一首悲情歌曲該有的滄桑感等等。 而內行,樂評人、歌手及歌手編曲團隊、伴奏老師們,很多已經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樂評人普遍驚愕于歌詞,他們在參與錄制之前,是可以拿到一些關于歌曲創作背景故事的,畢竟后面要點評,不能啥也不知道瞎說吧。 知道背景故事后,看這首歌的歌詞,就會感覺每個字眼都用的恰到好處,多一個字會拖沓,少一個字又講不出故事,這是何等的文采? 而歌手及歌手編曲團隊、伴奏老師們,或驚訝于歌曲中大量出現的“西”,或驚訝于復雜而又多變的和弦伴奏,一些自己也創作歌曲的歌手,例如阿瑞,直接驚呼:“還能這么寫?” “鬼才,我從他所寫的音符中,看不到華夏風的條條框框,卻聽到了一首完完全全透露著華夏風的歌曲。”林和感嘆完,對著攝影機說道:“年輕歌手,有李一牧,華語樂壇之大幸!” ...... 臺上的李一牧,可不知道同行們給了他這么高的評價,知道了同樣會覺得跟自己沒關系,自己只是搬運工,他能做到的就是努力,認真的唱好這一首歌,不讓這首大作在這個時代蒙塵。 【城郊牧笛聲,落在那座野村,緣分落地生根是我們!】 【緣分落地生根是我們,伽藍寺聽雨聲盼永恒!】 歌曲結束,一直到最后一句,很多看到歌詞的觀眾看到了“伽藍寺”后,突然恍然大悟一般,知道了這首歌所講述的故事,原因,自然也是因為前段時間播過的電視劇。 看到這一幕,很多人開始回想起剛才的歌詞,接著就發現,模模糊糊,為數不多的能回想到的句子都與這個故事那么的契合。 得益于這部電視劇,讓這首可能有些難懂的歌,被人第一遍聽就聽懂了。 如果沒聽懂,那李一牧在這里第一遍演唱的歌曲,對于投票的觀眾來說,只是一首旋律好聽的歌曲,最多因為華夏風的屬性多一些票數,但聽懂后,這首歌就多了一些韻味,也因此將獲得更多票數。 但是此時李一牧顯然是不管票數那些的,這里下臺不是從舞臺中間直接下臺,而是要經過后臺,跟對手也就是樂隊主唱搏哥說了聲加油之后,他就直奔后臺了。 接著就看到了正在擦眼淚的南小月,可把李一牧心疼的,趕緊抽紙給她擦淚:“哎呦呦,怎么又哭了,之前看排練不是都好了嗎?” “燈光一渲染,音響聲音一加持,效果不一樣嘛!”南小月雙手不動,任由李一牧給她擦眼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