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元旦當天,南路回魔都了,兩家人正好約著去吃中午飯。 李一牧也是早早準備好了,要送給老丈人丈母娘的禮物,這個禮節(jié)是不能少的,再說巴結(jié)老丈人這種事,永遠不嫌多。 知道南路一直喜歡傳統(tǒng)藝術,相聲、評書、書法什么的,當時就想著送點這方面的東西,但是你像什么相聲合集、評書合集的,估摸著老丈人早就有了,他又不缺錢,想買什么買什么的。 那就只能往書法這方面想了,書法,重復率比較低,換一位名家所寫,換一種字體所作,那都是不一樣的,還很有收藏價值。 但是他沒什么門路啊,于是就去拜托經(jīng)紀人胡菁菁,對方給了個關鍵點,那就是找邢易。 邢易?邢叔還有這門路嗎? 找到邢叔之后,他才知道對方還真認識一位書法大家童大師,是通過《挑戰(zhàn)無極限》而認識的,每當春節(jié)快要來臨之際,那檔節(jié)目會做個傳統(tǒng)文化特輯,來弘揚華夏傳統(tǒng)文化。 像什么舞龍舞獅、窗花對聯(lián)、毛筆寫作、傳統(tǒng)戲曲這些全都學習過,所以認識幾位大家不足為奇。 說完,邢易還給他看了看那位童大師臨摹歷史書法名家的字,最讓李一牧感到驚嘆的,就是這位大家臨摹書圣的草書《蘭亭序》。 之所以驚嘆是因為別的也看不懂,不知道寫的是啥,《蘭亭序》雖然也不懂,但那是出現(xiàn)在中學歷史課本上的,所以發(fā)出了感嘆。 “邢叔,那跟那位大師買的話,得花多少錢?” 邢易擺擺手:“那可不少...” 說完又指了指別人送的臨摹作品:“這些臨摹的都是童大師練筆用的,我當時想買幾張,當字帖練練毛筆字,他說這玩意不值錢也沒收費,不過要人家動筆寫,那就得給點潤筆費了。” 潤筆指的是書法家,在創(chuàng)作之前,先把毛筆用清水浸潤一會兒,達到柔軟富有彈性,這一過程被用來向求字者收取報酬的借口,稱之為潤筆費。 李一牧大概了解了一下多少錢,邢易說得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來看,一篇文章和一首詩的價格不一樣,一首詩跟幾個字的價格也不一樣。 “我就要四個字,祝福的話就行,像什么福壽康寧!” “哦,那應該不會太貴,而且我去說,還能打個友情價呢!” “那就謝謝邢叔了!” “不用,你要真想謝我啊,回頭來幫我干點活兒,今年挑戰(zhàn)的傳統(tǒng)文化特輯馬上開錄了,回頭給你公司發(fā)個通告,你別推,來我這組幫我干活就行!” 正常情況下,如果《挑戰(zhàn)》向公司發(fā)來通告,自己和胡菁菁沒理由拒絕,一方面這是魔都衛(wèi)視自家的王牌綜藝,另一方面這種國民綜藝參加后只要表現(xiàn)正常一點,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