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中國風很難,作曲難,作詞難,而編曲更難。 華夏文化歷史悠久,傳承下來的樂器數不勝數,而且一樣比一樣難,俗話說十年笛子百年蕭,一把二胡拉斷腰;千年琵琶萬年箏,一條嗩吶吹一生。 華夏的樂器,難學,更難懂,每個樂器都有其獨特的音色,幾乎任何樂器都能在一場國樂演奏會上作為主奏。 不過前提是某種樂器主奏時,嗩吶不搗亂...嗩吶這個樂器一出,啥樂器都只能淪為它的伴奏! 對于編曲者來說,純以華夏樂器進行編曲,是非常困難的。 當然,王晨剛不是那種怕困難的人,能做出好音樂,他也是很開心的。 問題是這時間太緊了,歌曲質量沒法保證啊! 王晨剛認為,李一牧一定是飄了,專輯銷量高,參加《歌手》又在一眾實力派歌手中拿到第三名,所以有點膨脹,沒有了音樂強迫癥。 所以他決定,一會李一牧來了,就好好說一說他,把他罵罵醒! 晨光錄音棚,李一牧一走進專門給自己留的錄音間,就看到王晨剛站在錄音房正中間,單手扶著譜架,看到李一牧進來了,示意他坐下戴上耳機。 李一牧雖一頭霧水,但還是戴上了,想看看王晨剛要搞什么幺蛾子。 “我們今天就開始做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準備歌曲最早的歌手,我真是謝天謝地唉,你像《歌手》這樣的比賽多重要,本身比賽經驗就少,你能跟我保證在一周內做出一首新歌,還是中國風的歌嗎?” “我勸你啊,把自己心收好,把這個樂理啊,和聲啊,包括編曲中國風的五聲調式的理念先搞動,咱帶動氣氛的歌唱的好好的,你把它換了干什么你告訴我?你回頭在參加比賽,得個第六、第七,你倒告訴我你怎么解釋?臉都不要了。” 李一牧一臉哭笑不得的聽他吐槽,這明顯是他自己改的詞,還沒記熟呢,把稿子放在譜架上,還一會瞟一眼的,你當提詞器呢? 王晨剛說完了,接著看向了李一牧,沒有看到對方懊悔的表情,反而是在看笑話一樣的看自己,頓時一陣無語,額,你怎么就不懂哥哥的良苦用心呢。 想到這,他就沖出了錄音室,來到了李一牧旁邊。 “說的你都聽見了嗎?” “聽見了,我真要做中國風,曲子都寫好了,你自己看看。” “粗制濫造的吧...”王晨剛已經先入為主了,他覺得肯定是李一牧去了趟橫城,中二武俠魂爆發,所以才臨時寫出了這么一首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