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諸葛亮聞言扭頭看了自己這小院里,站滿了呂布的親兵各個都沒有收刀,卻見呂布道:“諸葛司馬你想好了再說,本州若是不滿意,可是要殺人的。” “唉~” 說實在的要說解困之策,諸葛亮還真有,這個問題他其實早就想過了,可是這呂布欺人如此之甚,他又如何肯去為這呂布出謀劃策呢? “嗯……” 想了想,諸葛亮道:“我以為,孫策并不足懼,眼下他的本部人馬和周瑜的水軍都是在靠江夏供應,安陸的黃祖還在,將軍何不妨以一良將鎮守江陵,自己親率主力匯合襄陽的霍峻將軍,并做一路兵馬,先擊退文聘的南陽軍,然后走隨棗通道,去安陸收降黃祖的精兵,再南下攻打夏口,斷了孫策的歸路呢?如此一來,想必高順早晚也一定堅持不住。” “出襄陽往北打?走隨棗通道去打夏口?這……跟孫策換家?” “正是,此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也。” 這……這計策乍一聽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甚至呂布還動心了一下。 然而呂布能混到現在這個地位,政治雖然玩不明白,軍略卻是不差的,而且他當年跟袁術混過一段時間,對南陽、南郡、江夏三郡的地形不能說了如指掌,卻也是大致有了解的。 在仔細琢磨了一會兒之后,馬上就幡然醒悟道:“你這是讓我切孫策的后路?孫策要是攻進江陵就切了我的后路了!那隨棗通道是那么好走的么?這么長的路線但凡有一丁點的意外,我就功虧一簣了!” 說著,呂布猛得抽出了兵刃懸停于諸葛亮的眼前:“你這是在坑我啊!” 諸葛亮見狀,卻是心中不無失落的嘆息了一聲。 太倉促了啊,急切之間他也沒能想得到一條既能坑死呂布,聽上去還有道理,還能讓呂布相信的計策,當即干脆比目待死。 還是龐統連忙上前擋住了諸葛亮,道:“州牧息怒,我這個親戚整日在隆中閉門讀書,他哪懂得什么軍略啊(諸葛亮的姐姐是龐統的嫂子),你看他整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他都沒去過江夏,又怎么會了解隨棗通道山河破碎的地形呢?在下龐統,承蒙朋友們謬贊,也有個荊州士之冠冕的稱號,不如我為將軍出上一計如何?” “說,計好,我拜你做我荊州別駕,你若是也敢坑我,我讓你們所有人陪著他一起斷脖子。” “是,其實大人,臣以為,此時應該將南線長沙郡的兵馬全部撤回來才是,如今這長沙郡已經成了一塊雞肋,既然如此,何不干脆放棄長沙,也讓高順有充足的精力,也讓他們兩家互相牽制呢?而大人您只要率領兵馬與孫策在南郡哪怕只打上一場勝仗,這所謂活路,自然也就有了。” “路在何處?” “路在西川!只要咱們能小勝孫策一場,讓他知道他急切之間不可能攻占得了江陵,州牧大人也就不妨派人與孫策談談,割讓長沙以及荊南四郡統統都給他,然后兩家結盟共抗朝廷,而主公您只需以霍峻將軍守住襄陽,自己親率一支兵馬出夷陵,取趙韙之兵馬為己用,則益州之地唾手可得,又何畢還在這荊州的一畝三分地上與他死斗到底呢?” “與孫策結盟?他取荊南,我取益州?這……是了,公臺活著的時候就曾經勸我與孫策交好,再取益州天府之地為己用,如此,我二人二分大江以南之地,確可憑山川形勝對抗朝廷,坐觀中原之變。” 說罷,呂布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馬上就在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雙手抓著龐統的手道:“我得士元,如魚得水啊!我任命,即刻起你龐士元就是我荊州別架,哈哈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