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事實上這司馬懿說了這么一大堆,就最后一句是重點。 不得不說,呂布雖然在朝中混的人憎鬼厭,上至公卿下至販夫走卒,提起他就沒有不吐口吐沫的,但有些事,朝廷確實沒他不行。 不得不說司馬懿不愧是原本時空的三國之幕后大贏家,不管是膽魄還是智謀都是一等一的,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兒他卻敢去干,別人避之不及,仿佛一坨臭狗屎的呂布,他卻反而主動貼了上去。 早在出征之前,司馬懿就將自家名下的所有土地,全部都掛靠在了呂布的名下,畢竟他們是溫縣司馬氏,而呂布又恰巧是溫侯。 而以此事為契機,司馬懿甚至與呂布已經定了婚約,約定只等此戰得勝,自己的四弟司馬道便將迎娶呂布之女為妻。 說白了,呂布這一坨臭狗屎除了他司馬懿之外,在朝中還能夠依靠誰呢?而他司馬懿作為天子的近臣謀主,如果不能收服一名猛將舔為爪牙,又如何能夠在將來的議稅閣之中占據一席之地呢? 名聲不好,這又不是就沒救了,自己捎帶手的,這不就讓天子意識到呂布的重要性了么? 事實上太原,乃至整個河東的局勢其實非常的復雜,就連荀彧親自來了怕是也要為此而感到頭疼的,這里面涉及的東西太多太多,非得以大智慧處理不可,遠不是一個殺字能解決的,真要讓呂布過來處理此事只會壞事,這一點司馬懿當然知道,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畢竟,呂布此時應該正在南陽與劉表打仗,也不可能過來不是? 而劉協,雖然也覺得司馬懿這話說的好像哪里不對,但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他一時真的沒有想明白,最關鍵的是確如這司馬懿所說,他乃至于整個朝廷的精力接下來肯定是要放在上黨、壺關、鄴城上的,對于十分重要的戰后安撫事宜,眼下還真的沒法過問太多。 但是劉協也算是聽明白了,怎么的,呂布來了就不用殺降卒,呂布不來這事兒就處理不好了? “司馬懿,我煌煌大漢,難道只有呂布,敢殺人么?” “臣不是這個意思。” “傳我詔令,并州之事,不論是太原、降卒、還是匈奴,讓鐘繇和賈詡兩人全權處理,我不管是不是真的要殺人,不管要殺多少人,總之,我不做坑殺降卒之事,事情處理得好了,前后功共賞,處理的如果不好,就是有罪無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