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于是想了想,劉協將詔書中家世二字劃掉,又想了想,干脆將德行二字也給劃掉了,這玩意和孝順一樣,根本就沒法評判,到最后還是只能拼家世,之后又重新遞給了陳群道:“這事兒就交給你來辦吧。” 陳群愣了一下,道:“天子,這會不會太激進了?連家世和品德都不看的話,難道只以才能取士?這不是唯才是舉么?如此,則必然是群臣反對,天下反對啊,陛下,臣以為,還是應當徐徐圖之啊。” 劉協聞言,卻是很高興。 天下反對,群臣反對? 哎呀媽這可太好了,這就是我的本來目的啊! 外部倒是還次要,關鍵是內部啊,要是所有的大臣都叛變到曹操陣營里去,那不就結了么,這曹操可比自己更有能力得多啊,一定可以給天下帶來太平,至少,也是將歷史撥回了原本的正軌啊。 這樣也許就不用傳位給袁術了。 于是劉協當即一拍桌子道:“讓他們反!反正這天下已經都打成這個樣子了,朕不怕!誰有意見盡管造反便是。” 說著,劉協還在心里給自己點了個贊。 陳群聞言,卻是呆立良久,而后俯首下拜道:“喏。” 當然他喏了,其他人肯定是不可能喏的,唯才是舉,還特么叫舉孝廉么?況且舉了之后居然還要進京進行考試。 即使是心懷仁德的劉備,都認為天子此舉太激進了,很可能把大家逼迫到曹操那邊去,而且對楊彪這種高門出身的重臣顯然也不夠友好。 至于其他人,不止是士族門閥出身的大臣臉色不好看,兩千石以上,和距離兩千石只差一步之遙的幾個比兩千石臉色也都不太好看。 為什么天下人拼了命的去追求一個兩千石之位?為什么一個家族里只要出了一個兩千石,就幾乎擁有了士族的資格? 還不就是因為那舉薦之權么,你舉薦了別人家孩子,別人當然要舉薦你家孩子投桃報李了,舉來舉去的,這所謂的黨人不就出來了么。 雖然天子日前搞武舉的時候他們就對此有了猜測和準備,但武舉畢竟比的只是武藝,現在這天子居然這么快就要拿孝廉開刀了啊! 于是大家紛紛反對。 而看著大家如此激烈的反對,劉協卻是欣慰地點了點頭。 終于讓我做對一次啊。 而呂布,則在和陳宮隱晦地對了一下眼神之后,昂然的站出來高聲道:“稟天子,臣也有事奏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