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游戲中,可以利用恐龍肉、魚肉以及漿果來馴服野生恐龍。等級越高的恐龍,馴服過程中消耗的材料越多,整個過程也持續的越久。 不過,除了等得久一些之外,倒是沒有其他難關。總體上來說,整個流程其實并不復雜。 但現在,方舟被提取到了現實世界……經過一番‘自適應’,配合搭建起整個宇宙的基礎框架規則‘合理化’之后,馴養恐龍的流程也隨之發生了一些變化,不會再像游戲中那樣簡單粗暴了。 拋開馴養某些類型恐龍時必不可少的前期戰斗環節不提,無論是馴養性格溫和的草食龍,還是以獵殺其他恐龍為生的肉食龍,都需要大量的‘寵物口糧’。說白了,就是在‘等級越高的恐龍,需要越多的材料’這一條原有規則下方,又添加了一條‘恐龍體型越大,消耗越大,兩者成正比遞增’作為基礎。 想要拿一小塊肉,馴服一頭體型龐大的霸王龍? 塞牙縫都嫌少,人家怎么可能自降身價到那種地步?說句不夸張的話,以人家那么大的塊頭,能不能注意到你手里的那一小塊肉都是兩說。 而且,作為這座方舟實際意義上的主人,石小磊并不是所謂的‘先驅者’。沒有游戲人物手腕上的那塊晶石作為輔助,馴養起來還會更麻煩一些…… 為什么原本應該生活在海水里的巨齒鯊、珍珠貝等生物,可以在淡水形成的海洋中活的那么滋潤?為什么體型龐大的雷龍,會被區區一道草墻擋在院子外邊?為什么吹幾聲口哨,就可以完美的指揮智商不高的恐龍? 在架空的游戲世界里,可以用一句‘原本就是這么設定的’,繞過其中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但當游戲變為現實之后,卻是必須要有個合理的解釋……畢竟‘方舟’這玩意走的是科技路線,不屬于神秘側。 要知道,科技側的玩意兒,從理論基礎到研發路線,那都是不能少的。 總而言之,合理化的最終結果就是‘所有恐龍的DNA都經過了調整’。 因為DNA中刻著一段隱藏信息,所以那些大塊頭的恐龍才會躲著建筑物走,道理就跟野獸不會輕易靠近火焰一樣;能被先驅者馴服,是因為先驅者手腕上嵌著的那塊晶石激活了恐龍DNA中的某些片段;被馴服后,抗拒建筑物的基因受到了壓制,取而代之的是對主人的服從,之所以能那么平靜的生活在主人搭建的圈欄里,原因就在這里…… 咸水種能夠在淡水中生活、能從簡單的口哨聲中分辨出主人的意圖、進食后可以加速傷勢的恢復、作戰時會受到Buff的影響等等,其實都是基因調整的結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