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長驅直入冀州驚-《三國呂布之女》
第(2/3)頁
“就怕整體的局勢逼的他不得不與曹操結盟。”司馬懿道:“許都危除,曹操豈會坐以待斃?!他必會拉攏袁譚,安撫之。若袁譚倒向曹操,后續之戰,恐怕極不易!”
這樣的憂心,眾幕賓聽的也是眉頭緊皺了起來,道:“……袁譚不至于不救生父!”
“自然不至于,只是不親自救,只道被戰爭拖住纏住,袁紹又能耐他何?!”司馬懿道:“袁氏父子不和,久矣!其中積怨,非是尋常人家可以度之!”
“不錯,自上次袁紹罷免袁譚之后,袁譚如受弓之驚鳥,看他積極撤出勢力,重兵于外,恐怕已是有自擁立之心,這樣的人,哪里會像以前那般隨意,必然將手中兵馬牢牢的握于掌心!”謀士道:“必存保存己之心,而對大變坐視不理也!”
袁譚現在必然出現了保本心理。
他的內心里有一道溝渠,這條溝渠的對面可能就是袁紹和袁尚,他站在溝渠岸上,想的只是別拉他下水,不要波及到我,我只要保證我自己鞋不濕就可以了。
這就是保本心理,保住自己的。
這算是非常典型的后遺癥。
而這件事,也不能說完全就是袁譚不顧父親兄弟。而是,現實是逼的他不得不顧!
父子兄弟一旦相互戒備時,在平和時尚且有所縫隙都不能彌補,更何況是生死關頭?!
袁術出事,袁紹也并未輕動,但天下也并未多有指責。那么,袁家鬩墻,是有傳統的。外人想要攻擊也難,畢竟能保有底線,沒有到相互殘殺的地步,就已經算是容忍了。
這天下的理與情,也就到這個程度。
都說父子兄弟要相互敬愛,友善,然而,世事的標準就是,只要你們沒有相互殘殺,便是有些齟齬,其實是在世情合理的范圍之內。
所以袁譚,很大的可能是不救,保存自己的實力。
他能做到不去落井下石,轉頭攻擊自己的兄弟,就算符合孝悌的要求了。
眾士搖了搖頭,道:“這也算是袁家人的傳統了。父輩如此,子孫之輩,只會效仿之,并且是一代不如一代。袁譚一旦如此,必成為心腹之患。他至少能夠坐震兩州,這般的實力,縱然也只袁紹的一半大,也是不容小覷。倘真如軍師所說,他與曹操結盟,于我徐州,十分不利!”
司馬懿道:“所謂,人言可畏,袁譚既已是驚弓之鳥,何不再以言語戲之?!他必受恐,而不敢深信曹操也!”
“哦?!”眾人拱手道:“不知軍師有何計,但請直言,吾等洗耳恭聽!”
司馬懿道:“所謂流言,可用在此也。袁譚尚不信父,不信兄弟,豈會信曹操之承諾?!況且,他這脾性,必也傲氣,豈會真正心服于曹操?!必然只想依權宜之計。以他這傲慢,曹操更不能容!”
“只需遣人去,散播一則流言,云:破袁紹雖可待,然而要征袁譚,方可得袁氏之基也!”司馬懿道:“袁譚本就多疑,無風不起浪,不管這流言真假,最重要的是,袁譚必深信不疑曹操的用心。他若不肯信曹操,結盟之意,便全破也!”
眾士道:“的確是好計也!軍師英明!”
當初那呂嫻也是這般對付我的。司馬懿心道。
其實這計策,沒什么高明,為何卻百用百靈?!這個問題的原因就在于曹操身上。多疑,奸詐,心思深沉,似乎都是他的代名詞,并且此名聲震于天下。
沒有人敢信曹操,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包括他自己,以及袁譚。
“如此,袁譚便是要與曹操結盟,事出不得已,也只會權宜行之,而不至于二者完全的結為盟友,而抵御我徐州兵馬……”司馬懿道:“強強未必能聯合。而這兩方松散著對峙,才是對徐州最有利的。”
眾人大喜,道:“這便依軍師之計,立即就安頓。”
“人言可畏啊。昔年周公尚懼流言,更何況袁譚矣……”司馬懿搖了搖頭道:“袁氏諸子,兄弟尚不知友善處之,對于盟友,哪里又會有什么真心和承諾呢?!”
眾人深為贊同,便趕忙安排去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西丰县|
威宁|
天等县|
车致|
大理市|
鹤山市|
醴陵市|
辛集市|
万源市|
泊头市|
竹溪县|
迭部县|
启东市|
宁陕县|
介休市|
东海县|
海安县|
怀远县|
金堂县|
贡嘎县|
进贤县|
蕉岭县|
巧家县|
报价|
武清区|
乌苏市|
皋兰县|
宣化县|
河曲县|
巴彦淖尔市|
赤水市|
文昌市|
兰西县|
临西县|
会泽县|
达拉特旗|
外汇|
都匀市|
兴宁市|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