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按軍事,此時應(yīng)該且戰(zhàn)且退了。 可是現(xiàn)在就算蔡瑁已經(jīng)一敗涂地了,他也不能真的舍了蔡瑁不管。也許這在眾文武眼中是很傻的事情吧。 而顯然,眾人歸心似箭,根本已經(jīng)沒什么戰(zhàn)意了。 蔡瑁都被擒了,他們要考慮的是整體的荊州之事,之務(wù),而不再只是蔡瑁,為蔡瑁解困解圍! 因此,便勸道:“若不能保全我軍,而至再覆沒,將何以援應(yīng)蔡將軍?!大人,此時之機,不撤不妥??!” “不如且戰(zhàn)且退,一面設(shè)下埋伏,準(zhǔn)備接應(yīng)蔡將軍便是,若蔡將軍能回,也許還能接應(yīng)回,布下疑計,想要騙過呂青,是有機會的,如今龐統(tǒng)不在,他一人之智未必能贏過我等所有人之智。若是有什么意外……”眾人硬著頭皮道:“這些人也能保存而至荊州,也能稍作應(yīng)對,哪怕是重整旗鼓,也可談報仇之事。如此意氣用事在此事,于事何益?!” 蒯越閉著眼睛,人心意如此,恐怕……軍心也是如此了。 蔡瑁被擒之事,讓他們嚇壞了吧,也驚到了吧。 已生退心的軍心,不撤真的不行了。 眾人見蒯越不甘不愿,似乎還在做著掙扎,便都跪下請示道:“……非我等惜身不甘赴死也,若能有功,或是能救回蔡將軍,這一身,雖死也甘,然而,若是不能,空陪進(jìn)去更多的人命,荊州就真的空虛了啊……大人,還請大人為蔡夫人與公子想一想……” 有文士更是勸道:“……蔡將軍便是不能回,待回了荊州,尚可鋪以外交之事贖回便是……先前之議,也不是不作數(shù)了!只要徐州肯談,一切尚可挽回。而兵事,則是一切尊嚴(yán)的保障,是最后的根基。根基在,則還有談判的可能,若是根基白白的折損了,荊州還能有翻身再談的機會嗎?!大人明鑒……事不宜遲,對方無援之時,正是最佳的撤退時機!大人!軍心如此,切勿違背!” 蒯越眼睛紅著,抖了一下唇,良久,一一從他們殷切的臉上掃過,他們臉上沒有貪生怕死,也沒有逃跑的怯懦,有的只是最理智的保存實力的選擇。 他沒有辦法指責(zé)他們不忠,因為他們已經(jīng)盡了他們最大的力氣。 這個時候,不能再叫人心離散了。 這點后軍,是蔡瑁帶出來的最后的兵力,若是真的出事,就真的是全軍覆沒了! 蒯越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設(shè),才道:“……從明早起,后軍押后,按順序撤退,令全軍上下,不得亂兵而行,違者斬!我軍是撤退,不是逃跑求生!記住了!” “是!”眾人都松了一口氣。 一時散帳,匆匆的去安排了。 當(dāng)夜就安排起來,天一明,立即就拔營起寨,有秩序的開始撤退,速度并不快。 呂青立即就得到情報了,斥侯說他們有異動,他便忙帶人去查看,見對方要撤兵,也是吃了一驚。 “將軍!要進(jìn)攻嗎?!”諸小將問呂青,語氣之中有點焦急,生怕對方跑了似的! 呂青沉吟了一會,觀察了一會,道:“全員起營,緊隨其后,墜十里緊跟著!” 諸將應(yīng)了,忙回營下令,然后拔營,保持著一樣的速度,緊緊的墜著十里緊跟著。 呂青眉頭緊鎖,心中十分狐疑。他有點懷疑這蒯越有什么別的打算是他沒有想到的。因為他就是不自信,因為自己經(jīng)驗少。所以就十分焦急。 因此,反而不敢輕舉妄動了。 但也不敢跟丟了,一直戒備著。既不攻擊,也防守著對方可能的攻擊。 “這蒯越,是在想什么呢?!他不想接應(yīng)蔡瑁了嗎?!準(zhǔn)備回襄陽防守了,還是要回荊州去?!”呂青道。 “恐怕是怕接回蔡瑁無恙,想要甩開我軍……”諸小將卻是好戰(zhàn)的,急切的想要請戰(zhàn),道:“將軍,此時若擊其后,必能得勝?!? “不可,”呂青道:“我軍兵力不夠,攔不住他們。若是師父到了,便能包抄?!? “此時若包抄,胡亂交戰(zhàn),他們舍棄一些,保住主力而逃脫,我們反而中計,被他們得逞了,”呂青道:“焉知他們沒有棄卒保帥之計?!若是叫他們后軍纏住,叫主力跑了,要悔死?!? “將軍是怕他們行斷尾求生之計?!”小將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