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楚文化燦爛,國力強盛,不論是在春秋還是戰國,都是實力超強的國家,奈何中原就是不承認它,哪怕它常將別的國打的哇哇叫,就是沒人承認它。 他強盛的時候,大家也是只能低個頭就算,但是只要晉,齊,起來了,諸侯們也馬上就跟著晉,齊來搞楚國。 以至于楚國后來鉆了牛角尖,就是跟著中原各國死磕啊,就是一定要他們承認,可是他們戰敗了,一時低了頭割了地,但事后還是不肯奉它為霸主。這就很難辦。 另外一個國就是秦了,秦也是很聰明,秦穆公出來霸過中原,晉弱以后,他就想要霸于中原,奈何各國不承認,秦國便知道,想要得到中原的追隨,真正的信奉,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很快轉了戰略,把函谷關一閉,開始搞發展,發展西邊的勢力,中原打的你死我活的,他就只哼哧的搞耕戰改革,并且與楚國交好,聯姻幾十代那一種,兩國好的不得了,楚國要干啥,他都支持,搓著楚國的火去叫他打各國,以平衡各國的勢力。 楚國后來也確實是掉到溝里去了。不停的打來打去,國力也慢慢的不行了,再加上各王出來的,總有幾個不成器的…… 秦壯以后,出函谷,兵于天下。 可惜沒能長久,最終治天下的,得人心的,卻是劉邦。若論出身,這個貨,比秦,楚,項羽他們不知道差哪兒去了。可是他有政治才能啊。特別能政治才能的一個人,無與倫與的一個人。 所以郭娘子明白,若是死力與人對抗,而不知尊重一個戰將的志向,這樣的風氣下去,遲早,是要失人心的。 呂布出身不高,不能如此。徐州更不能如楚,雖強,卻始終得不到人心! 如若有寬廣胸懷,如劉邦,類此者,既便是出身不高,也照樣有征得天下人心的可能! 當初秦,楚二國其實一直都是大國,強國,可是為啥就是不得人承認呢,就是他們立國的人,出身叫人十分瞧不起。 周室封天下,齊國是姜子牙的后代,晉就更不用說了,周武王的兒子,其它各國也都是如此,再有就是魯國,雖是小國,可他照樣有瞧不上秦,楚的資本,魯國是周公的后代,只有他一個國家,能用天子之禮,其它各國都沒這個資格,所以魯國是很強盛的小國,再有就是宋了,宋就是商朝的后代,周室將商朝遺老遺少封在宋國,雖然是個小國,但是有底蘊在…… 想一想,一群王侯都是驕傲的人,哪個能瞧得上秦楚的出身,秦國是車夫出身,立的國。楚國就更是了,祝融后人,但是是蠻夷,形容楚國,少不得要用上蓽路藍縷這個成語,當初立國,壯大,這得多窮?! 所以,誰肯叫泥腿子們來主導國際形勢?!哪怕打的哇哇叫,也是死不低頭。 楚國死磕,國力消耗在了里面,而秦國早早看出不可行,就放棄了這個伯王霸于天下的可能,干脆發展自身,取了兵道,行滅國之策。 門閥根深蒂固,是歷史的因由。 哪怕到了三國時,也依舊如此,呂布被人看不起出身,是很正常的事,因為這就是現實。 若因此而悲憤與天下為敵,死磕個不行,那與楚國一樣,照樣會式微,實力耗盡。若與秦國一樣,取兵道而征伐天下,卻未能守得天下,也更為可惜! 而破出身類者,如何破局。 當初女公子早給出了答案,唯仁可破! 保民而王! 而仁,在軍事上,便是不能逼迫戰將無路可選。尤其是像甘寧這種,是徐州求賢若渴之將。 倘甘寧現下投了劉備,郭娘子殺之也就殺了。但他眼下是荊州人。她不能真的殺了她,讓荊州上下寒心,壞了大事! 徐州要吞滅荊州,卻先趕盡殺絕,如何取信于人?! 戰歸戰,戰爭是一回事,但是,于人絕境之時,趁機取人性命,不妥! 這個人,總歸是與蔡瑁不同的。蔡瑁殺便殺了。他手下的將領,卻是能招降就招降,不能招降,也不能立下血仇啊! 郭娘子命人將弓箭放了下來,道:“你走吧!” 甘寧愕然而止,表情奇怪的看著她,道:“果真放我走?!我不信,你必來暗箭!” “郭某是奉命驅逐犯境之兵而來,并非與荊州將為敵。徐州與荊州交好,劉琦公子還在徐州做客,萬不至于殺荊州良將。”郭娘子道。 甘寧頗聽出荊州與你早晚都是徐州人的感覺,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咬著牙,伏低身體,帶著人火速的撤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