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天寒地凍交重任-《三國呂布之女》
第(1/3)頁
呂嫻點了點頭,看著荒蕪的北境內,秋末就已草黃,幾乎無有綠色,寒風一來,什么葉子都掉光了。入目之處都是光禿禿的枝椏,有些樹縱然高,可是這秋風將落葉一刮下,顯得北方是那樣的冷。北方很少有常青綠植的品種,多數都是春發秋落,都是為了在狂風之中,減少體量,而不被風刮倒或是連根拔起。落下落葉,也是為了讓自己冬眠,積蓄熱量,到春天再重新發芽生新枝。
所以北方一入秋,真的沒什么綠色是真的。好在這個時代的植被還算茂盛,并沒有很嚴重的水土流失,以及狂風卷著沙的那種情景出現。
北方的風,是真的呼嘯的狂龍,基本上一陣風吹過,那幾乎就是一夜之間,樹木拔根,要催毀多少人家的屋頂的那種,而古代的建筑,百姓人家都是土坯,草頂。而這種屋子,只要不是太破舊的,不怕雨,也不怕雪,最怕的其實是狂風。
半點不夸張,北方的風,光吹著都覺得鉆心的冷。
這北方只一季可種植,這氣候也是極冷。
這霜一出現,只怕雪也不遠了。
北方下雪極早,呂嫻尋思著幸虧這北方地廣人稀,若是現代那個人口總量,這個種植條件,養不活這么多人。
這土竟然這么早就上凍了,的確讓呂嫻感覺到意外。
她擰了一下眉頭,道:“在北方不僅要防寒,還要防風,我看隨時可能會有風帶刮過,行程路中,還是要小心啊。”
“女公子愛兵士如此,”禰衡似乎有點感慨。
呂嫻卻不以為異,禰衡覺得意外,以為她有大情懷,其實這只是她的本能。
這古代作戰,與現代作戰方式真的有很大的區別。
這個時代,其實還沒有征兵制,而募兵制,算是亂世之時的草創,大多數的當兵之人,都是兵戶,只有少數,才會向平民征人。
兵戶必須要出人,才能保住自家的永業田,而上了戰場,是以首級領功的,若是得敵將首級,可升,若是得敵軍兵士的右耳或左耳,掛成一串,基本都可以領功。他們為了得到兵餉,功勞,爵位,以及田產等一切社會地位,而付出的是兵戶的戶藉,以及自己以后后代的生死,算是交給國家。但是他們與現代有一個不同的便是,若是騎兵,是要自己備馬,也就是說是自己花錢買馬,準備兵器之類的事的。
而朝廷對各個地方郡府也放的很寬,自己在征地內尋兵戶,給賞賜,然后他們自己準備兵器,衣袍,馬匹,鞭子等等,甚至包括戰旗。
所以這個時代的很多兵馬都完全沒有一個規范的,甚至是相同的裝束,有時候是連衣同色都做不到。
因為很多兵是需要養家的,他們的兵餉不想用到這方面,都給了家人,便會省錢,有時候,為了省錢,是連鞋子都沒有,寧愿赤著腳,這類的事情,在呂嫻來之前,呂氏兵馬也多是如此。
而這樣沒有保障的兵士,基本上了戰場,就跟器材一樣,是易耗品,所以兵死的多,敗了的也多。
人命如草芥一般,沒有人在意,甚至連很多兵士們自己都是不在意的。因為世道艱難,難到連吃飽飯都是奢侈,都是這樣。
先前各軍也會采買馬匹兵械之類的,但那些都是供應精兵的。但軍隊中不止是有精兵。更多的兵,只是草頭兵,連兵器都不齊的那種。他們的條件,可以想象的糟糕。
都說文人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而他們有這個戶藉是特殊的,有時候,就是將命早交給國家了……
呂嫻將這一切都改進了,她創造了軍需處,除了供應糧草以外,還有鞋子,衣袍,戰甲,馬匹,器械……不說多么精進,至少人的衣服是能夠統一的。
呂嫻終究是現代人,她自然用的是統一安排,用的是現代軍法和管理方法,效率很高,而兵士的精神也完全變得不同。當然,自后來募兵制出現以后,這一種方式都推廣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就是如此軍需里面出了問題,供應一斷,或是出了時效問題,基本上就如現代公司斷了現金流一樣,能硬生生的熬死。
然而,在她的領導下,這種情況是暫時不可能出現的。沒有人敢欺她。
所以軍士們的精神氣貌,是完全的不一樣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利县|
通榆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个旧市|
尚义县|
宝坻区|
南皮县|
宜川县|
仲巴县|
什邡市|
保德县|
疏附县|
云浮市|
双鸭山市|
正宁县|
宁乡县|
德州市|
托克托县|
高安市|
泽州县|
六枝特区|
阜城县|
巢湖市|
阳春市|
连南|
滨州市|
綦江县|
长治市|
牙克石市|
克东县|
揭东县|
钟山县|
南郑县|
修水县|
松滋市|
师宗县|
景洪市|
龙里县|
桂林市|
越西县|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