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庶就知道這孔明,雖有膽色,然而,在走奔之時,不可能沒有準(zhǔn)備。 看樣子,他早就與孫策有所聯(lián)絡(luò)了。 孔明站在船上,與岸上的徐庶并行,哈哈笑道:“秦終滅天下,是據(jù)崤山之險,函谷關(guān)之固。然,徐州有何防?!無不可翻越之山,無關(guān)之固也,如何守?!他日諸強共征,必平。現(xiàn)時之繁榮,終是煙花泡影……” 徐庶雖然假裝抬手是個誤會,不是真想射他的意思,但是嘴上可是不可能認(rèn)輸?shù)模残Φ溃骸澳蔷鸵矗侵T強來的快,還是徐州發(fā)展的更快了。” 這個發(fā)展不是指民力,而是指北方的意思。 諸葛當(dāng)然明白。 他又笑道:“秦有一國,數(shù)代先王積累,方能推平六國,然今卻又不同,各諸侯如此橫強,英雄輩出,漢室亦不滅,溫侯可有秦之積累,可有一國之倚靠,可有推平之終極實力?!元直,不若與亮同去,徐州,終難以伸展也。困于那地界,終只死滅一途。” 徐庶當(dāng)然更不會正面回應(yīng),道:“難以伸展,只恐此話應(yīng)的是劉玄德。無地?zé)o基無業(yè),終生要與人借勢,甚至還要鳩占鵲巢,雖是蒼龍,終究難以飛升。不如孔明隨庶回徐州去,共謀劃大事,如何?!” 大才之人,誰能說服誰啊?! 聽他們一來一回的互嗆,也是妙事。 這樣的謀士,所服的人,只可能是明主,各有明主,而絕不可能是另一個謀士。 他們都是各有立場,各有堅持,各有見解,誰也別想說服誰,誰也不服誰。 諸葛亮最終只是哈哈大笑,道:“亮去也,多謝元直美意。昔有舉薦之恩,今又有不殺之恩。亮感激不盡。他日亮之功業(yè),劉玄德之功業(yè),也有一份元直之豐功勛業(yè)。將來若是徐州事敗,亮定保舉元直來玄德公營帳之下,保有一副相之位……” 這個人!臨走了還要惡心自己一把! 徐庶噎住,勒停了馬,心里郁悶的要死。 眼看著他的船到了群船中間,然后有一個人出來了,朝著岸上行禮,笑道:“久聞徐州副相徐元直雅名,瑾謝元直高義,護(hù)送吾弟到此,瑾領(lǐng)吾弟去也,元直請回!” 原來是諸葛瑾。這兩兄弟果然是有聯(lián)絡(luò)。這諸葛瑾大老遠(yuǎn)的從廬江跑到淮水來接,可真是費了心了啊。 但是也不愧是諸葛家的人,說的話也是如出一轍的氣人! 什么護(hù)送?! 徐庶若不是早在江湖飄,換個世家公子來聽聽,絕對氣的要吐血。 徐庶心里氣悶,又好笑,卻也沒再說什么,只是拱了拱手,算是還禮。 佩服啊。 事已成定局,此去已是這樣了,挽回不了了,還不如灑脫一點。 既然改變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兩兄弟進(jìn)了船艙,有人撐蒿,竟是順?biāo)伙h而下了。這淮水下去,可不正是廬江,然后直發(fā)吳郡江東嗎?! 船變成了黑點,沒人了。 徐庶心里苦。 這孔明真的要去江東搞事情了,江東才俊多出,而且多數(shù)都是世家之人,但愿他們別被孔明氣死。 江東小霸王的脾氣可沒那么好。 徐庶帶著兵馬只會往回走,追還能追得回嗎?!這順?biāo)拢R如何能追得上。 心里郁悶,而且又特別的無奈。 同時又有些擔(dān)心,難道除了壽春和下邳,或者徐州以外,女公子那里也被他算計了?! 這個人! 徐庶便連忙往壽春趕。 又有斥侯來報,道:“關(guān)羽兵出襄陽,只恐會兵臨城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