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本是飛于九天之人,這樣的人,不會被任何城池所困。他從不惜一城一池,這樣的人,遲早困不住的。雄才偉略,心胸廣闊。終究不是劉表這種人,或是張繡此類人可比。 他看了一眼劉表,太惜荊地,而不知擴展,錯過了早些年擴境的良機。如今早已經沒用了。而不過是奪回了襄陽一城,就已經如此高興,忘卻他剛剛所言之語。而喜于一城的失而復得。喜又如何,悲又如何,終究只是一時的。 蒯良剛剛一腔的悲憤,突然化為煙一樣消散了。 他的心里有另一種惆悵纏綿起來。劉表雖無用,卻極仁德,以至于他被德所困,便是不能一展才志,也是甘心于此,甚至有同生赴死之志。可是,但為大才,如何能有甘心埋沒之時?! 他心思如飛,突然想到徐庶與賈詡二人來。便是一呆。 這兩個,主動投主,倒是叫人嘆服。拋開呂布的私德不齒不說,只說徐州的大勢,這二人的確算得上棄暗投明了。 私德方面,呂布自然不能與劉表相比。 可是,那又怎么樣呢?! 徐州早已經不是當初的徐州了,謀劃天下,步步為營,局中有局,套中設套。而荊州只不過是呂氏心中的一環。連大敵都算不上。 劉表喜的不得了,道:“速設宴,我要宴請玄德來飲!太好了,云長果真英勇也!” 身周所有人都喜色不已,高高興興的去了。 而劉表也忘了蒯良。蒯良黯然退出來。 荊州陰沉了許久,一直在死扛,在敗。的確需要一場勝利而驅散陰霾。襄陽的大勝,仿佛五秒男人的良藥,讓整個荊州陷入到一種狂熱中去。 顛狂的慶賀著這暫短的勝利,訴說著關羽的英勇。 劉表大宴劉備,二人相談甚歡,以至于劉表都忘了自己還病著。也許壓抑了太久,精神上需要一個亢奮的點,讓自己脫離那種困境。 蒯良沒有參與。 他只是在想,張繡能去哪兒呢?!沒地去了。曹操既寫了信來荊州,必然也寫了信給張繡。曹操現在備感壓力,他需要助力,而招攬張繡是最好的,哪怕這張繡反復的不得了,曹操也得冒著有一天可能被他咬一口的風險而納他為己用。兩人必然是一拍即合。 他真是不明白,有些局勢是能看得清的,為何困在局中的主公就是看不清,而不明白呢?! 而張繡也的確是收到了曹操的信。 先前他收到信的時候,還不屑一笑,恨不得撒碎了去,然而,不知出于何種目的,終究還是留了下來。 但是哪里知道這襄陽城,這么快就被破了。 張繡差點被關羽攆如走狗,狂奔三十多里,戰戰停停,才躲過了關羽的追擊,雖然得以保存了實力,關羽也退回城去了,但是他的兵力也因此折損了小半。狼狽不堪。只剩下一半的精銳加殘兵,不可謂不喪氣。 而城破的過程,只能說是意想不到。 關羽戰力雖強,然而張繡也并不弱,再加上有城池固守,原本以為固如湯池,只不怎么戰,只專心守便成。 也是他太自負,對關羽愛搭不理的,見他罵戰的狠了,便下場戰一下,然后戰一下就走,關羽氣的夠嗆。知道硬攻肯定攻不下來。因此便尋找內隙。 襄陽本就忠心于劉表者眾,也更恨張繡暴戾,只知收斂,不知撫民。因此,關羽不就尋到了隙處,有人為他開了城門,也就迅速的攻破了。 這件事,快的很,城門一開,也就定了。 張繡想起來,也暈暈的,一面后悔,一面也是真怨恨自己太大意了。主要是太自信,以為只要得了襄陽,現在的荊州指日可待。哪里料到這襄陽城中還有異心人呢,若早知,也早鏟除了。 偏偏被內破了,張繡心中的懊惱可想而知。 凡事多思無益,可他還是心內蒼茫,有心要尋人商議,但一想到賈詡早不在身邊,一時竟悲中從來,頗有一種英雄無處容身的感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