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6章 風骨?-《鬼谷八荒之開局就是三劍癡》


    第(1/3)頁

    宗門倒戈?

    根據描述看來,很有可能是如此。

    若是這樣,那劍洲的情況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接下來的日子里,劍洲的各個門派很可能都會出現所謂的投名狀。

    錢青石不知道他們針對的具體人群,到底是修士,還是普通人群。

    還好他們自己有飛舟,不需要去渡口了。

    又等了一個時辰,王員外和王夫人,還是沒有回來。

    詢問了這里最近的城池的距離,錢青石有些擔心,于是讓蕭時也先守在這里。

    他御起通碧葫蘆,到附近的城里看看。

    等錢青石他升上云端,往西北方的山下而去,過了不遠,就看到一座不算大的城池。

    剛要飛近,就看到城門處有數道飛劍豪光沖天而起。

    不過對方明顯是沒有看到他,直接就飛走了。

    錢青石等了一會兒,看到沒有別的修士后,才在城外的小樹林降下葫蘆,往城門而去。

    官道上錢青石看到有馬車疾馳,還有路人拖家帶口,大包小包,行色匆匆。

    都是出城的人,卻沒看到進城的,他沉吟了一會兒,想找個人問問。

    這時一對人馬,從官道上疾馳而來,全是高頭大馬,腰懸利刃的護衛。

    隊伍中間護著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

    看這人的裝扮,錢青石一驚。

    這儒生不是陳國儒生的裝扮。

    這個世界的儒家,其實是在南邊的梁國誕生的,在儒家剛剛成為正統之際,那儒家的開山鼻祖和門徒就親手制定了一套繁復禮儀規矩,當儒家在進入朝堂后,更是有儒家的大史編著了《禮經》,經過多年的演變,發展到今天,已經成了儒家弟子謹遵的規矩。

    而陳國這邊的儒家其實也是那位鼻祖的后人子弟中的一支,不過禮儀之類有很大區別,服飾配飾,更是明顯。

    就拿頭冠來說,陳國這邊儒、道互相影響,儒生的儒冠便和道宗的差別不大,都是綸巾儒冠之類,材料便是布或者木質。

    而梁國的儒生卻好戴高冠,器物也多為美玉制成。

    從外觀看,那儒衫用料也不太一樣,陳國這邊偏向樸素,梁國偏向奢華。

    所以光看兩國儒生的裝扮,就能分辨。

    原主的記憶里,對于這類知識了解不多,但分辨兩個國家的儒生倒也簡單,都是一樣的儒衫,看起來貴氣逼人,便是梁國儒生,若是寒酸些,那就是陳國這邊的。

    若是兩人都穿的一樣,那佩戴高冠的,便就是那梁國的儒生,綸巾甚至是發簪那就是陳國的儒生了。

    剛才飛馳過去的護衛的那儒生,所有的裝扮,都與梁國儒生吻合,華服高冠。

    站在官道旁看著他們往城門方向跑去,錢青石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怎么梁國的儒生會帶著人馬往這邊來。

    他在遠遠吊在這群人身后,跟著他們來到了城門口。

    他看到隊伍剛到城門處,就有人前來迎接。

    看那儀仗……簡直就像是在歡迎皇帝似的。

    剛才還冷清的城門口,突然涌出許多穿著艷麗衣裝的少女,緊接著就是幾個穿著華貴的人,在護衛的簇擁下,在不大的護城河橋頭邊,虔誠的跪倒在地。

    大禮迎接那個梁國儒生下馬。

    等那儒生下馬后,幾人低著腰,將這個儒生迎進了城門,然后儀仗也跟著進了城。

    錢青石看著高傲的不可一世的儒生,和那城中人低賤的模樣心中暗道: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陳奸”?”

    因為要找尋王員外和王夫人,他只得也往城門口走去。

    到了門口,發現者這里連守衛軍士都換人了,不是穿著陳國制式軍裝的軍士,看打扮像是誰家的家仆護院之類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市| 电白县| 布尔津县| 武功县| 朔州市| 巧家县| 乌拉特中旗| 油尖旺区| 崇仁县| 贵阳市| 峨边| 凤台县| 浪卡子县| 泽州县| 盘山县| 安福县| 洞口县| 綦江县| 镇安县| 榆社县| 隆安县| 丹巴县| 株洲县| 舞阳县| 景德镇市| 嘉兴市| 盐城市| 通榆县| 山阳县| 咸丰县| 丹江口市| 青浦区| 榆社县| 吉首市| 松原市| 余姚市| 廊坊市| 绿春县| 永吉县| 盐边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