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地面上蟲群出動的也全都是老蟲兵。暴走蟲、黑翼刀蟲、橫行蟲和沙蟹巨蟲填滿了人類工事的每一處戰(zhàn)壕。在沙蟹蟲之后,久未現身的圣鐮蟲部隊也再次登場,成為了攻堅的主力。 圣鐮蟲的上半身類似蟲母級異形刀蟲的蟲體,只是賴以攻堅的刀鐮只有兩副,它的下半身則類似蝎子,有六條強勁的蟲腿協(xié)助它快速爬行,猶如一輛開足馬力的坦克。 但是它本身的遠程攻擊手段只是口器中噴吐的劇毒蟲液, 最遠的噴吐距離不到五十米,它的蟲殼堅固,幾丁質厚達三十厘米,但是卻大大拖慢了它的速度,讓它的速度比不上輕型坦克,很容易成為人類定點清除的目標。 在奪地戰(zhàn)爭期間, 追光陣線針對圣鐮蟲的特點以戰(zhàn)斗安卓體的狼群戰(zhàn)術實施低空騷擾和定點打擊,輕型安卓體上攜帶微型追蹤導彈, 多點合擊, 猶如群狼撕咬獵物,對圣鐮蟲實施外科手術般精準的攻擊。 圣鐮蟲在這種損耗極低的打擊下大量消亡,也導致蟲群首領不再孕育這種耗能巨大,但是實戰(zhàn)效果極差的扈從。 然而,這一次蟲群的沖鋒卻夾雜了海量的圣鐮蟲部隊。它們不但擁有超越以前圣鐮蟲前輩的刀鐮,而且數量增加到了四把。他們發(fā)射毒液的器官也不再長在蟲頭正前方的口器中,而是長在背部一個猶如腫瘤般的器官上。 這個腫瘤般的器官里蘊含著一大團神經,類似巨型恐龍身上的另一個神經副腦,專門用來控制噴射器的瞄準、鎖定和射擊。 它們的毒液發(fā)射器中噴出來的不再是劇毒蟲液,而是包含著劇毒蟲液和靈能的爆炸蟲。這種爆炸蟲與神經副腦之間有精神鏈接,受副腦的指揮,可以在空中控制滑翔的方向和距離,實現有限的追蹤效果。 當爆炸蟲落地時,它短暫的蟲生就此結束,它會原地爆炸釋放出巨額靈能摧毀一切,同時蘊含的劇毒蟲液還會濺射到人類工事上起到腐化作用。 當然作為孕育出如此強大攻擊能力的代價,它們三十厘米的幾丁質甲殼全部沒有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沙蟹蟲與圣鐮蟲之間的協(xié)同作戰(zhàn)。 沙蟹蟲以自己的螯刺和裝甲作為圣鐮蟲的護衛(wèi), 二者協(xié)同前進,互相掩護。這樣不但大大提高了圣鐮蟲的生存率,沙蟹蟲本身的作用也得到了擴展。 擁有了這一套新器官和寄生物體系的圣鐮蟲不再是以前行走的戰(zhàn)功提取機,而是一臺擁有了可觀遠程追蹤火力和近戰(zhàn)攻堅能力的多功能戰(zhàn)車,足以撕碎任何人類已知的防御體系。 在蟲群這種精銳混合兵種亮相之后,蟲群的進攻也從原始的獸群狂襲變成了類似人類機動化部隊集群作戰(zhàn)的風格,戰(zhàn)斗效率和戰(zhàn)斗烈度大幅度提高。 在上有小天巫集群突防,下有圣鐮蟲集群壓制的優(yōu)勢之下,蟲群內的各大元首發(fā)布了全面進攻的指令,大批大批精銳蟲族被毫不猶豫地填進了戰(zhàn)線之中。 與此同時,光榮之丘西線偵查部隊也發(fā)來了緊急報告,數以萬記的腐化王蟲攜帶數萬變異蟲后出現在光榮之丘西線的荒原之上,對整個防線實現了包夾和圍困。 蟲族空軍攻勢更加猛烈,大量小天巫集群開始了舍死忘生的自殺式攻擊,把人類的注意牢牢鎖死在東部前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