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一路走來,任歧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讓他寒了心。 就事論事,任歧賈龍選擇忠于董卓而反劉焉并沒有什么問題,政治立場不同而已。畢竟皇帝在董卓那兒,說不上誰對誰錯。但任歧在關(guān)鍵時刻拋棄盟友賈龍,獨自逃命;逃命途中仍作威作福;縱兵亂殺無辜…… 這些事讓楊洪本就正直的心開始有了些波動。 他很想回頭去看看被劉瑁占領(lǐng)了的地方是什么樣子的,劉瑁是如何對待百姓的。 夜深了,外面的哭喊聲卻沒有停止。 死了多少無辜?這里的幾十戶人家?guī)缀跻呀?jīng)家家不全,家破人亡。 楊洪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他在思考再跟著任歧走下去,會是什么結(jié)果。任歧選擇了西行,看來是要準備去投靠越嶲夷王高定了。就這么幾個人,任歧也不見得會得到重用,高定是夷人,也不見得會重用漢人官員。任歧想要東山再起,怕是已經(jīng)難如登天了。 他很想去勸一勸任歧,三思而行,與其寄人籬下,不如涉江水而下,離開益州,以任歧這之才,換個地方仍有成為一郡之守的可能。 不是說中原大亂嗎?亂世更有許多的機會。 但是,任歧會聽他一個小小主薄的意見嗎? 事實是,任歧不會聽他的,任歧仍然幻想著去投靠高定,以他的才能和高定的兵力在南中再拿下一個郡并不會太難。到時候他與高定、朱褒等老相識在南中自成一股勢力,完全可與劉焉抗衡。待董卓大軍南下,他便可再次揮軍北上,立從龍之功。 任歧完全低估了劉瑁要誅殺他的決心。 他不但沒有采取楊洪的意見,還以擾亂軍心為名重責楊洪十軍棍。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何況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楊洪被氣得完全忘記了這人曾經(jīng)有多看重他,對他有知遇之恩。當夜便糾結(jié)了十余名與其交好的士卒,刺任歧于行營。連夜拿了任歧首級來投劉瑁。 劉瑁見到楊洪非常高興,他知道這個人。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出劉備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紀念蜀漢一朝的文臣,稱文臣廊,楊洪塑像在其中排第十一位。這個地方劉瑁去過,史書上所有的評價都說這個人忠心,且有才能。演義中他做到尚書的高位,就連三國志也記載了他做過蜀漢的治中。 不管怎么樣,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名臣了。 劉瑁高興的不是他帶來了任歧的人頭和四百余降兵,而是楊洪本身這個人。 他下南中的目的便是建立自己的勢力。現(xiàn)在手中除了甘寧、張任兩個武將,文臣還一個沒有呢。 有能臣來投,他當然求之不得。 事實上,楊洪也并未讓他失望。在劉瑁任命他為隨軍主薄的第二天,便將軍中的大小方案統(tǒng)統(tǒng)整理了一便,讓劉瑁感嘆身邊有個文臣的重要性。 楊洪是個聰明人,說服聰明人自然與說服武將不同。好在對于擅長心理學的劉瑁來說都是小菜一碟,不論是楊洪的微表情還是各種動作和行為,都能被劉瑁抓住要點,來加以引導。 大軍渡過江水,通過重重艱難的山路,終于抵達益州郡郡治滇池城。 楊洪在這一路的行軍途中算是完全認可了劉瑁的才能,認劉瑁為主,安心輔佐劉瑁。 劉瑁自然是欣喜萬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