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終于,擠開了百姓們的圍堵之后,來到了大路上,行進速度驟然加快。 一直到王宮前,已經有得到了消息的內侍出來迎接。 在一眾侍衛們的護持下,假公主與施梓跨入王宮大殿中,卻見此時除了上座的怡宗皇帝,許多文武大臣此時都在。 看起來他們對于這公主招婿的事情也很關注,在老成保守的大臣們看來,這顯得有點荒唐,有些像是鬧劇,剛都還在苦勸皇帝要慎重考慮,若是對象不合心意,那一定要想辦法讓其自己回絕。 這樣既保障了皇家的顏面,又不至于違背信諾。 當然也有激進或是不知道打著什么主意的,一把子贊成,認為絕對不能反悔,就算是招了個老頭兒或是乞丐回來,也要硬著頭皮繼續下去。 路是公主自己選的,怎么也要走完,這樣才是真正的保存住皇家的顏面。 兩派在這里吵得不可開交,讓怡宗皇帝也十分頭疼。 然后聽到消息說公主的繡球已經被一個人搶到了,而且是個年輕英俊的外來人,這下大家頓時都沒話說了,反倒開始討論這個外來人的來路問題。 直到現在,公主與準駙馬一起登上大殿,拜會了皇帝,見過了眾大臣,眾人一時視線就都集中在了那準駙馬的身上。 施梓卻表現的十分坦然,仿佛完全沒注意到他們的目光。 而皇帝和眾大臣看到他這氣度,更是不禁暗自點頭。 不過該問的還是要問,所以怡宗皇帝馬上說道:“不知閣下何所來,何所去,姓甚名誰、家中人口如何?” 他這一股腦兒將所有要問的問題都問了出來,也是為夫心切,擔心女兒嫁人受了什么委屈。 從這點來看,他還是挺為自己孩子考慮的,只不過作為一國皇帝,肯定不能單單只考慮個人的感受,所以才會盡量在可取范圍內為他們增加自由度。 只不過這個女兒給他出的難題,讓他太過頭疼,也讓眾大臣都感到難受。 畢竟君辱臣死,皇家威嚴受損,他們也會覺得面上無光。 也就是公主畢竟只是公主,若是換成王子這么做,那早就已經物議洶洶了。 當然也還好,現在選中的這個施梓算看得過去的,證明公主眼光沒有問題。 他們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還以為這是公主自己的選擇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