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子主張當親人犯罪時,應‘為親者隱’。 葉公則主張應該‘大義滅親’。 這本來沒什么,只是兩種不同思想理念的分歧。 可能孔子和葉公本人都沒有記在心上。 可一切都在孔子死后變了! 后世孔子死后,弟子門生編寫出《論語》,順帶著把葉公論政寫了進去。 一開始也沒什么,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儒家子弟越來越把孔子神圣化。 有些歪腦筋的狂粉儒家子弟看到這里時就不爽了。 嗯?這葉公是什么東西? 居然敢和孔圣的思想背道而馳! 異端!這是異端?。。? 黑他,黑他!黑死他! 于是,在后世,西漢時期,劉氏皇族出生的儒家子弟劉向編寫了一本書《新序》!本意是諷刺政治的歷史故事小說。 劉向夾帶私貨,春秋筆法下,刪去了葉公治水的功績,魔改成葉公好龍。 于是,就有了后來的‘葉公好龍’的原文出處。 好家伙,破案了,終于破案了! 劉向是什么人?皇族出身! 這樣的人就是有特權的人,屁股決定腦袋‘父為子隱’在他心里希望是永遠的正確! 這就是現(xiàn)代人的經典名言。 屁股決定腦袋。 說句題外話,誰要是穿越到古代王公貴族家里,都希望‘父為子隱’是永遠的正確。 不只是東方文明,另一個半球的西方文明,那邊的國王貴族們也會舉五肢表示支持孔子,支持‘父為子隱’! 因為,這句話,太適合他們這些特權子弟了。 后世現(xiàn)代,西方為什么那么推崇孔子的《論語》現(xiàn)在明白原因了吧? 因為《論語》中這一段有失偏頗的理念,太符合西方人的貴族至高,白人至上,血脈高貴的思想了。 然而,暫時拋去一切,站在絕對中立的角度來看。 ‘父為子隱’‘大義滅親’這兩種不同理念,卻各有各的正確。 根據(jù)年代不同。 在春秋年代,孔子才是對的。 在后世現(xiàn)代,葉公才是對的。 根據(jù)屁股不同。 這兩種觀念也都是相對正確的。 因為這兩種觀念是站在兩種不同位置下,不同屁股下的相對正確。 卻都不是絕對正確! 現(xiàn)代人肯定會有人說,‘父為子隱’哪里正確了? 那只是特權人的正確??! 沒有任何人可以有這個特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