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寶壽道君在仙君府勢力范圍之內的星空之中行走時,這三個月當中,他的行蹤已經不再是隱秘。 各方均已知曉,寶壽道君正在前往仙君府的根基所在。 但正因為是在仙君府勢力范圍之內,各方勢力均不敢進行截殺。 可是對于寶壽道君前往仙君府一事,各方均有猜測,議論紛紛。 最終得出的結論,便是這位倍受羽化仙君器重的驚世奇杰,已經具有仙君府名傳大千世界的三式劍術之二……此去必是為了第三式劍術! 而實際上,寶壽道君來仙君府拜訪,也確實存著這一點想法! 三式劍術已然得二,再獲一式劍術,便盡得羽化仙君真?zhèn)鳎? 而且寶壽道君一直記著蘇神君的話。 三式劍術,均是羽化仙君的道路。 往后的道路,才是他自身的方向! 但是沒有羽化仙君第三式劍術,寶壽道君永遠也無法超出羽化仙君的影響……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如今他學的就是羽化仙君! 若不能悟通羽化仙君的道路,那么他一直都在朝著“像”羽化仙君的方向而去! 悟通了羽化仙君的道路,才能從中尋得自己的路! 此刻寶壽道君并不知曉,在外界因為他需要多久才能悟得羽化仙君第三劍的事情,已經風起云涌……放眼大千世界當中,為此賭得傾家蕩產的不在少數(shù)! “這方陣法,真是渾然天成,劍陣自生,玄奇萬分……” 寶壽道君低語說道:“待貧道將神樹栽種于九鼎界中,煉就神樹之身,大約也能讓神樹自成陣法……如此以來,便能以白虹觀根基陣法為本,延至整個九鼎界,從而成為加持混沌珠浩大陣法,待到那時……貧道的本領,就算不能與羽化仙君并肩,或許也能與蘇神君相提并論了罷?” 他這樣想著,沿著陣法紋路,緩緩而行。 他沒有以紫金寶塔護持自身,而是持白虹劍,一路前行。 此處劍氣無處不在,從四面八方,上下左右,以各種各樣的角度,襲殺而來! 白虹仙劍之上,劍氣揮灑,擊破一切劍陣氣機! 只有以劍氣擊破劍氣,才是通過這座陣法的正確方法,才能悟得劍陣精髓,從而感悟劍氣威勢,為接下來面見羽化仙君的遺蛻而打下領悟的基礎! —— 仙君府內,其他各處。 “這里是我仙君府的至高歷練之地,只有通過陣法,登臨山巔,才能得見仙君遺蛻,感悟劍道!” “歷年以來,我仙君府當中,千歲以下弟子,百年一次大比,名列前十者,方有資格前去進行歷練!” “這寶壽道君,是我仙君府百萬年來,第三個進入歷練之地的外人!” “以過往看來,進行歷練者,能夠成功通過陣法的人數(shù)只有三成……這三成人數(shù)當中,登臨山頂?shù)模淮嬉唬 ? “而最后得見仙君遺蛻者,皆有獲益,但獲益多少,全看自身!” “此人雖然不是歷代以來進行歷練的最強者,但卻是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歷練者!” “你們猜他能從仙君遺蛻之上,悟得多少?” 在仙君府當中,眾多劍仙議論紛紛,其中不乏道極境的存在,更有著昔年羽化仙君的修行前輩…… 在這里沒有人質疑寶壽道君是否能夠登臨山巔! 但是他們質疑的是,寶壽道君能否悟得第三劍? 而悟得第三劍的時間,又是要多久? “歷年以來,登臨山巔,得見道君遺蛻者,基本劍道造詣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從中悟出了第一劍‘驚風雨’!” “從中悟出第二劍‘誅鬼神’的,更是少之又少!” “當場悟出第三劍‘禮眾生’的,至今不曾有過……只有少數(shù)幾位,從山巔下來之后,花費千百年光景,從而悟出了第三劍!” “只不過這寶壽道人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 “仙君這三式劍術,從來只是在他遺蛻當中,才能悟得!” “所以歷代弟子,是從無到有,去領悟第一劍,再領悟第二劍,最后嘗試領悟第三劍!” “而寶壽道人來此之前,在九鼎界當中,就已經習得了仙君的兩式劍術,他是有著這方面的底蘊,準備直接領悟第三劍的!這一點優(yōu)勢,是我仙君府眾多弟子都不曾擁有的!” 盡管寶壽道君所學,不是仙君府嫡傳功法,也不是從仙君府諸般劍道之中修行而成,但他畢竟修成了仙君府至高三劍的前兩劍! 這就是他最大的優(yōu)勢! 這也是讓許多仙君府的劍仙,心生復雜的最大原因! 這是仙君府至高秘傳劍術,只有少數(shù)杰出弟子才能學得,但是寶壽道君一個外人,卻攜兩式劍術而來,并且得到了羽化仙君的特許,直接獲得了歷代弟子大比前三才有資格進行的歷練! “我仙君府有很多弟子,想要看一看這位寶壽道君,是不是真的如傳言之中那樣驚才絕艷!” “畢竟是一個外人,卻得到了如此巨大的殊榮,難免會有弟子心生不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