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首先是凌云現在掌控的“星云電子”的增發主導權要交由諸位大佬聯合操作,增發后普拉斯資本的控股比例將降至不足10%,只保留董事會兒的一個席位。 此外,凌云在深城前期投入的3億美刀的基礎設施的投資也以溢價15%的價格交易給李半城。 凌云今后在內地的所有土地開發項目都要交由這次聯合組建的內地投資考察代表團來運作。 未來在代表團的基礎,凌云和諸位大佬組建聯合經濟體,共同分享內地投資的收益。 港城的金融方面,劉大佬把旗下的一家保險公司交易給普拉斯資本,價格以市場公允評估價格為準。 凌云接手港城的險資牌照后,主打經營養老金保險業務。 幾位大佬動用各自的關系,全力協助凌云獲取港城的銀行牌照,普拉斯資本進軍銀行業。未來普拉斯資本進軍證券業,幾位大佬同樣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普拉斯資本承諾會為幾位大佬的家族提供金融服務和金融保障。在幾位大佬的家族產業遭遇流動性風險或者金融攻擊的時候提供支援和保護。 凌云逐一細細思索每項交易條件背后的自己利益得失,對一些小的利益受損大都都是一笑置之。 凌云要的是在港城的金融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這個心思也被幾位大佬摸透了。 港城的金融業實際上是把持在外資手里,幾位大佬都沒有太多的話語權,所以他們干脆就慷他人之慨,干脆把港城的華人金融第一人的名頭拱手相送給凌云。 至于凌云能不能做成名副其實的華人金融第一人,那就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凌云要的就是這個名頭,他一直追求的就是名和器,唯名器不可假于人也! 雙方交易談得極為順暢,幾位大佬用一個虛名和40億美刀的出資換取了不少實際性的好處和豐富的內地經營資源,都深感滿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