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不用凌云說在座的諸位大佬也明白,港城現在繁榮的背后其實也是危機重重。 凌云說的絕非是危言聳聽,港城的幾大支柱性的產業現在早已是危機重重。 港城自開埠以來一向是大陸對外貿易的窗口,每年光是轉口貿易,就能賺得盤滿缽滿。在座的何家祖上起家便是靠壟斷了晚清的白糖進口。 可是現在大陸眼見重新加入世貿組織,港城的好日子就將一去不復返了。大陸有著廣袤的國土和漫長的海岸線,優良的港口不勝枚舉,以后海貿重心的轉移勢成必然。 隨著海貿中心的轉移,港城的航運業以及船業和港口都將會走向衰落。這是注定了的必然。 而港城的制造業隨著大陸重新加入世貿組織收到的沖擊更大。姑且不論港城高昂的人力成本問題,光是一個人口數量就是港城難以突破的瓶頸。 港城的那點人口數量根本支撐不起來制造業的發展。制造業日后只能看大陸。 至于囤積土地惜售借以謀求暴利,這其實是建立在有其他產業對拉動的情況下的一種盤剝手段。 如果市面上百業蕭條,任你囤積土地再多,最后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升斗小民連糊口都難哪還有心思和余力去成家置業? 幾位大佬目光交匯了一下,劉大佬徐徐開口道:“那以凌公子之見,我們將來唯有投資興業于大陸一途,別無出路了?” 凌云不慌不忙端起杯子喝了口茶,這才徐徐而言說:“投資大陸不過是謀求十倍之利,本港自有百倍之利的生意,就看諸位感不感興趣了。” 凌云這話一出口,四座皆驚,幾位大佬都好奇凌云口中的百倍之利的生意會是什么,難道凌云竟然慫恿他們去做軍火或者毒品的生意? 凌云把眾人表情盡收眼底,他趕緊補充了一句說:“諸位都是正經商人,身家巨豐,自然不屑于一些旁門左道的東西,你們放心,小侄也不是那種為賺錢喪心病狂的人。” 眾人小小表示理解,凌云小小年紀,如果是走撈偏門的路子的話,任他天大的本事也不會這么快崛起。 凌云也不買關子,自顧自地往下說:“小侄說的百倍之利的生意其實就是金融,金融乃邦本,國之重器,真正的取利于天下,其利之豐,豈止百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