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座的誰敢去想,一個年不滿20歲的少年,竟然從國外的資本市場賺了這么多錢。 難得這個少年還有這這么一片家國情懷,愿意把這么多的錢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事業當中去。 眾人或多或少或真或假地都表達了對凌云的由衷的敬意。 凌云笑嘻嘻地接受了眾人的吹捧。 陳公子現在對凌云的項目有一點點的信心了,不過跟著信心的是那么一點點小小的心動。 持續十年的投入,每年不低于5億美刀,第一期投入就2億美刀和10億rmb。 這個項目,怎么看都不是一個小縣城能吃得下的。 陳公子既然有些動心了,就不顧酒桌上的喧嘩,又把凌云的項目規劃書認真地過了一遍。 這次陳公子又挑出項目規劃中的兩處不合適的地方。 首先凌云的項目選址就有問題,這個項目凌云選的是一處湖畔的荒地。看似沒有問題,實際上問題大了去了。 首先先不說沼澤地的建設成本將無比巨大,而且配套的道路等基礎設施施工難度也大。 這些問題尚屬于次要,真要有心解決,也是能克服困難的。 可是最大的問題并不在于經濟上的問題,而是環保問題。這片地屬于濕地,是環保規劃保護地帶。 凌云選址在這里不光是自己未來要面臨巨大的環保壓力,項目批準的主管部門和人員可能未來都是要背負罵名的。 為了追求政績,追求發展經濟,不顧環保。很容易留下政治上的污點。 陳公子的這個分析確實在理,凌云事先確實沒想到,不由得連連點頭稱是,口稱“受教了!” 陳公子見凌云態度不錯,越發說得高興起來,他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是,小縣城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人才流動,都滿足不了這么大一個項目的需求。 不要說什么基礎設施可以自己投入,沒必要浪費那么多寶貴的資源在這方面,基礎設施還是要統籌考慮的。 第二個人才方面的問題這根本就不是能靠投入解決的。小縣城固然能有吸引人才的獨特的環境,不過總得來說,還是大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更大。 再說了,很多科研實驗室實在沒有必要都自己興建,可以走校企合作的模式,這方面大城市高校密集,更容易滿足凌云項目的要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