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費達通搖搖頭,一擺手,說道。 “沈先生,請坐。” 沈德剛臉上嚴肅頓消,笑著坐下了。 “沈先生,這幾位要的意思,我懂了。不過,吳王現在身體康健,且從未出門,并無風寒熱病啊。” 沈德剛笑道:“這病來如山倒,說來就來,也就是一陣風的功夫。所以,防微杜漸,還請吳王早日用了這藥。正所謂,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費達通苦笑一聲,道:“這蘇杭之地,哪里來的危墻?” 這下,輪到沈德剛有些不耐煩了。 “費大人,我已經是好言說盡,您若在如此,我也沒辦法,告辭!” 說完,沈德剛邁著大步,就要出門。 “等一下!” 費達通攔下了沈德剛,說道:“沈先生,您讓我去和吳王說說,可以嗎?” 沈德剛聽了這話,轉身道:“費大人,良藥苦口,還請您向吳王,好言相勸才是。” 說完,一鞠躬,轉身便走了。 此時的費達通,根本沒有心思看那兩幅畫,就看著那幾味中藥發呆。 “哎,看來,該來的,還是來了。” 兩日之后,吳王上朝,遞上了自己要回鄉守墳的奏折。 奏折之上,吳王說自己夢見了太祖,太祖讓朱氏的王爺們回鳳陽守孝。 朱佑儉則是一臉的贊賞和留戀。 說了一些舍不得王爺的話,不過,最后還是保留了王爺在浙江的封地,同時,有賞賜了一些金銀。 吳王發表了感想,吳王說著天下大亂,大明帝祚不穩,皇帝幾次下了罪己詔。作為朱氏子孫,不能什么鍋都讓皇帝背,自己也要反省。 吳王提出倡議,所有的朱氏王爺,都應該全部回到鳳陽守孝,以求感動天地,保佑我大明江山穩固,國泰民安。 這一倡議,得到了皇帝對此發表重要講話。 皇帝說,吳王能夠提出皇族歸鄉的倡議,充分體現了吳王作為朱氏子孫,能夠以國為重,一心為民的崇高精神。為大明的建設,及皇族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做出榜樣。 此新聞一出,又是天下騷然。 不說別的,就單說吳王在浙江所已經經營的勢力,一下子就被毀掉。 朱佑儉算是給了這位王爺一些利益,但比起之前的榮耀,這些小錢,根本不值一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