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四百一十三章治學無用功名第一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講臺之上是一個30歲不到的年輕人,這個人便是白玉正。 “先生,”這時,一個比這先生大好幾歲的老童生,問道。 “先生,可解著格物致知4字?” 白玉正放下書,說道:“格物致知四字蘊含廣闊,一時難以解釋清。不過,自東漢鄭玄做注,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于善深,則來善物。其知于惡深,則來惡物,此致或為至。或曰:……” 這白玉正說的鏗鏘有力,可那老童生聽的是暈頭轉向,完全把握不住這位小先生所說的重點。 白玉正看出,這老童生有些聽不懂,便安慰道:“這個先不急,這格物致知本來就無統一解釋,一日一工,要多積累,然后參悟,必有所得。” 可那童生問道:“先生所言不差,可是這科舉馬上就要開始了,今年難得有恩科,若這考試有此題目,那我該如何解答?” 白玉正聽他這么說,便解釋道:“若只問考試,你就把朱老夫子的注,多背一些就好,所謂代圣賢立言,絕沒有錯的。” 聽到白玉正的話,那老童生才舒展了眉頭,翻閱起了朱熹所注解的《大學》去了。而之后這位小先生所說的話,他是一句都沒聽進去。 “各位,今年我也要去參加恩科考試,無論大家考試結果如何,大家一定要心存良知,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一展我讀書人之抱負!” 這些童生們齊聲應和,可真正把這個小先生的話聽進去的,卻沒有一個。他們還都在準備考試,不想負了自己的青春,希望在有生之年,當大官,掙大錢。 幾日后,阿九來到了皇宮之中,向他的父皇報告三艘寶船的情況。 “父皇,這艘寶船已經送到了寶船的船塢之中。可是這些船似乎都有些陳舊了,需要好好修葺一下。” “華梅提督,”朱佑儉笑道:“這樣的事情你做主就好,何必問我呢?” “可是,父皇,這三艘船都已經有些損毀,而且沒有圖紙,即便是想修繕,也是無從下手呀!” 朱佑儉一臉輕松地說道:“那就修兩艘就好。” “兩艘?”阿九一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