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完,蕭楚才快步走到院中,對幾人深施一禮。這因為蕭楚才已經是進士的身份,所以,他見到官員后,可以不下跪。 侯恂說道:“蕭先生客氣了,應給恕罪的是你,哈哈,我們是不速之客,還請見諒。” 見來人言語中不愿透露姓名,蕭楚才心里有疑問,可臉上卻沒有絲毫動容之色,客氣了幾句。朱佑儉等人見蕭楚才的態度是不卑不亢,對此人第一印象——沉穩。 將幾個學生安排好,蕭楚才將幾人讓到正屋,分住客坐定。 坐定后,還是侯恂先開口:“蕭先生,我知道你也是兩榜的進士,為何沒有做官,或是去吏部領個差事?” 蕭楚才面中含這一絲無奈,說道:“回大人的話,楚才去年雖然中舉,可是,這一來是闖賊興兵,朝廷顧不上官員的分配。二來嘛,也是因為楚才實在是沒有做官的想法。” “此話怎講?” “自萬歷十五年后,天下越來越亂,遼東、流民,還有閹黨,讓朝廷不堪其重,百姓本來的溫飽,也都變成了美好的回憶。讀書,為的是天下,可這天下,卻已經不是讀書人都能救的了。” 朱佑儉問道:“為何救不了?” 這朱佑儉一進門,就被領到了主座,蕭楚才也不是傻子,當然知道,那個小老頭不過是這個衣冠楚楚者的跟班罷了。 見朱佑儉問話,蕭楚才站起來先施一禮,然后,說道。 “這位大人,當今天下當興何道?” 朱佑儉有些不解,反問道:“先生何意?” 蕭楚才繼續說:“讀書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如今,生靈涂炭,百姓凋敝;千里赤地,民無隔夜之炊,何談仁孝;萬戶蕭疏,路有倒斃之骨,愧講忠義。楚才一介書生,實哪有作為。故而,居于市井,茍全性命,只求傳圣人訓與后人,使中華文化之不絕,再無他念。” 聽了蕭楚才的話,朱佑儉驚訝于這個年輕人心智如此老成。對于未來看似是充滿了悲觀,可也有堅韌的一面,傳圣人訓與后人,使中華文化之不絕,這志向可不比戰死沙場已報國恩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