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朱佑儉大笑,當下傳令,三日之后,侯恂帶上這一千人出京,首戰目標——開封。 除了這一千八字軍,侯恂還向朱佑儉要了三十萬發子彈,和幾百名工匠。這些工匠是專門負責制造紙殼彈,維修槍械的。 要知道,這崇禎17射速快,自然子彈的耗費也是很厲害的。每個人手中三十發子彈將將夠用,為了保障補給,帶上隨軍的工匠是有必要的。 朱佑儉對這些工匠也很優待,給予了軍戶的待遇,并且,稱這些工匠為工兵。 第二天,朱佑儉又迎來了一個好消息,烏蘭克回來了。 這個在世木華黎,雖然還未展現出什么作戰的能力,可這外交和處理軍務方面的能力已經展示出來了。 他這一段時間,只帶著幾個隨從,騎著馬在察哈爾等地四處奔走,訪問了一個又一個蒙古部落首領的帳篷,將招募騎兵的事情與部門的頭領們商量。 對于這些部落的首領來說,只要是是給夠銀子,幫助大明,還是去幫助清朝,都是一樣的。 不過,聽說大明的首都都被圍攻,部落首領們自然要擔心大明是否有能力承擔雇傭軍的銀子。幸好,朱佑儉讓烏蘭克帶著八百兩黃金,作為雇傭騎兵的定金。 八百兩黃金,就是五十斤黃金。烏蘭克雖然知道銀票方便攜帶,但草原上的人們,還是覺得直接拿黃金更加實惠。 文淵閣內,朱佑儉問道:“烏蘭克,這次,你一共招募了多少騎兵?” 烏蘭克興沖沖地回答道:“回稟陛下,此次某招募到了六百人?!? “六百人?”朱佑儉在心里盤算了一下,八百兩黃金,折合成白銀就是八千兩,每一個蒙古騎兵,相當于十三兩左右。 這可性價比,要比系統更加合適一些。 朱佑儉心中默念道,看起來,無論是文臣武將,還是士兵,就地取材就是比系統召喚來的更經濟。 接著朱佑儉又問:“這六百人現在何處?” “正在西郊,只等陛下一聲令下,某既率領著六百蒙古勇士,進占承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