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個皇帝不是從來都是覺得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嗎?怎么今天這么批評自己?以三千鐵浮屠大破大順軍二十萬,重現(xiàn)李衛(wèi)公三千鐵騎破突厥于陰山的功業(yè),同時,敢于向大臣下屠刀,殺伐果決,這還是之前的那個皇帝嗎? 今天這個朱佑儉的所作所為,讓所有的大臣驚詫不已。 “陛下,這城外還有受傷的數(shù)百俘虜,如何處置。” 此時,站班隊伍中,一個五十多歲中年人站了出來。 朱佑儉的記憶中,此人就是丁啟睿,這個家伙有些才干,但不善軍務(wù)。之前,因為剿賊不利,被罷職,此時,正在京師。 “丁愛卿,你有何見解?” “陛下,臣在河南剿賊之時,深知大戰(zhàn)之后,必有大疫。若不盡快處理,只怕京城內(nèi),瘟病肆虐。不如將尸體收集一處,然后用大火焚燒,或是加入石灰進行掩埋。總之,應(yīng)盡快處理。” 朱佑儉看著丁啟睿,覺得這個家伙還有些見識。 “好,這樣,丁愛卿,你負(fù)責(zé)此事吧。不過,我要你將這些尸體掩埋。但那些尸體的頭砍下來,筑成京觀,三日后,以火焚盡。” 聽朱佑儉的處理方案,大臣們以驚恐的眼神,互相望了一眼。 “眾位愛卿,這么做,有什么不對?” 聽到朱佑儉的問話,底下的大臣各個都地下了頭,不言不語。 “哈哈,諸位是對自己的意見沒有信心,還是對朕沒有信心呀?這樣,朕現(xiàn)在就下一道圣旨,從今天起,除謀逆之外,我大明不再刑戮士大夫,取消梃杖,上書言事者無罪,如此可好?” 大臣一陣議論,他們驚訝于皇帝居然取消了梃杖。 這梃杖可謂是明朝皇帝獨有的發(fā)明。大臣在朝堂上與皇帝一言不合,皇帝就會直接命令太監(jiān),將其拖到午門外,脫了褲子,按在地上,用大棍子一頓打。 這里面學(xué)問很大,官員挨打的時候,監(jiān)刑人兩腳腳尖打開,受刑人還會有活的希望。若是兩腳夾緊,受刑人立斃杖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