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十四章軍臨大同懲處叛將 自從大軍從北京開拔,關壽就一直與于保、周遇祥兩人商議軍務。 關壽發現于保不僅忠心朝廷,交談之中,也是不卑不亢、機敏才智。 而周遇祥這個身材魁梧,一臉黝黑的直爽漢子,則更對他的胃口。不用說話,這武將之間就有一種英雄相惜的感覺。這種感覺在關壽與周遇祥之間,更是強烈。 關壽甚至提出,讓于保將周遇祥讓給自己的意愿。于保沒有阻攔,而是讓周遇祥自己考慮。周遇祥表示非常想加入關壽的帳下。周遇祥說,他家祖上乃是三國時代周倉一脈,能夠再次做關將軍的部將,實屬天命。 從于保那里得了周遇祥,關壽心懷感激,不自覺之中也把于保當成了親密之人,溝通中,再沒有傲慢之心了,反而更多了幾分情義。 大同城內,府衙之中,關壽綠袍金甲坐在堂上,下首坐定了于保,總兵周遇祥側立身旁。 這次進入大同,為了讓宣大總兵王承胤、姜瓖放松戒備,關壽的大軍都駐扎在城外,自己只帶500親隨進城。 府衙內刀槍林立,戒備森嚴,讓人感覺好像進了軍營。 關壽坐在大堂正中,一旁,有傳令兵報:“王承胤、姜瓖,兩位將軍求見!” 王承胤與姜瓖,一個是宣州總兵,一個是大同總兵。李自成的大軍兵臨寧武城下之時,周遇吉數次派人請求救兵,可這兩個人不理不睬。直到周遇吉殉國,兩人也未派出一兵一卒,最后,二人還將城門打開,投降了李自成,表上敬獻之功。 李自成失敗之后,二人立刻又一次“棄暗投明”,將宣州、大同城內,李自成的士卒、將領斬盡殺絕,并將叛軍尸體堆積起來,以表平賊之功。 關壽兩眼微閉,說道:“有請。” 語氣冰冷,且含著殺意。 不一會王承胤和姜瓖一身鎧甲,大步走上了堂上。 “宣州總兵王承胤!” “大同總兵姜瓖!參見關將軍、于大人!” 半晌,關壽閉著眼睛,于保也是猶如老僧坐地,一言不發。 王承胤、姜瓖兩個人彎著腰,也不敢抬頭,就僵在了那里。偷偷互看一下,心中猜測這朝廷如何發落他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