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圣駕南巡-《召喚之大皇帝陛下》
第(2/3)頁
而城門下的官道兩旁已經跪滿了等待入京的百姓們,有的百姓還偷偷的抬起頭來看兩眼,對于他們來說,這等威武宏達的陣仗,也許這一輩子也只能有幸得見一次。
前日大周皇帝馬晉突然下旨要南下巡狩揚州之地,可是在神都引起了軒然大波,朝堂之上反對聲是時起彼伏。
但馬晉決心一下,朝廷文武百官自然是阻攔不得,因為此時馬晉的權威早已是深入人心,朝廷文武百官沒有人可以違抗他的意志。
皇帝出巡,那儀仗自然是盛大無比,浩浩蕩蕩,只見首先出城的便是十二面迎風大氅,后面則是一隊數百人的內衛府內衛,由內衛府大閣領陸炳親自統領,只見他們各個身著紫金犀牛甲,頭戴幞帽,手持長槊,身背弓弩。
緊隨內衛后面的便是三十六面龍旗,再后面便是專用車隊,有指南車、記里鼓車、白鷺車、鸞旗車、皮軒車等等,每輛車都有四匹白馬牽引,有駕士一十四人,隨車工匠一人,這便是馬晉御駕的導引車架儀仗。
而后面的便是引駕儀仗,不同于導引車駕,引駕儀仗主要以樂器為主,陪同皇帝出行的官員也混在其中。
引駕儀仗的前導為十二排頭戴鳳翅金盔,身穿虎首龍鱗金甲的千牛衛鑾儀衛士,每排有衛士八人,組成的引駕衛隊,被稱為“引駕十二重”。
其后便是龐大的鼓吹樂隊,由兩名內廷令使指揮演奏,樂隊的樂器以各種鼓為主,主要有?鼓、大鼓、饒鼓、節鼓、小鼓、羽葆鼓等,還有笛、簫、胡茄、長鳴號角、中鳴號角、橫笛、篳篥等等,整支樂隊由近千人組成。
樂隊之后則是各種幡、幢、旌旗等組成的旗陣,后便是隨行官員們的車駕,兩側還有隨行護衛的精銳甲士。
引駕儀仗后面才是皇帝馬晉乘坐的玉輅,玉輅前后有八百御前衛士護衛,左側是千牛衛大將軍楊再興、左羽林衛大將軍蘇定方,右側是神策軍大統領趙云、御前侍衛統領高順護駕隨行,護駕將領的外圍還有十數隊千牛衛精銳騎士,游蕩左右,以備不測。
而跟在御前衛士之后的則是由孔雀扇、小團扇、方扇、黃麾、絳麾、玄武幢等等組成的宮廷儀仗。
而之后還是一支鼓吹樂隊,只是比玉輅前的鼓吹樂隊要小的多,只有數百人,緊隨其后的則是皇帝專用的各種車駕,如方攆、小攆、腰攆、金輅、象輅、革輅、五副輅、安車、四望車、屬車、豹尾車、黃鉞車等等。
走在儀仗最后的為后衛部隊,由右衛大將軍李楷固、左龍驤衛將軍張憲、驍果軍統領牛皋統領的數千十二衛馬步軍。
以六面旗幟為前導,相間排列,中間為左右廂黃麾仗,分為十二行,分別持弓、刀、戟、盾、孔雀氅、鵝毛氅等等,黃麾仗后為殳仗,衛士們手持殳等古代儀衛兵器。
最后則是十二衛都尉們率領的騎兵和旗隊組成的旗陣,每支旗隊所舉旗上都繪有同一種上古神獸,如辟邪、玉馬、龍馬、青龍、麒麟、龍馬、玄武、朱雀、白虎、金牛等等。
隨著馬晉南巡的整個御駕儀仗足足有數萬人之巨。
只見連連不絕的儀仗隊伍從正陽門魚貫而出,車駕齊整、陣仗肅穆鮮明、旌旗飄揚、鼓樂齊鳴、規模之浩大無不彰顯天國上朝之威風。
不過神都距離揚州可是有不短的距離,足有數千里之遙,要是走陸路的話,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時候,所以御駕自然不會走陸路。
馬晉他們要去的是神都附近的濛池,大周祁江水師所駐扎的地方,距離神都不過數十里之遙。
只見連綿不絕的御駕隊伍排成長龍從神都平原上碾過,沉默而肅殺,越是靠近皇輿越是沒有人敢大聲說話,是以御駕之中一片寧靜,只有厚重的鎧甲咔咔聲,和無數面的旌旗在風中獵獵的作響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光泽县|
含山县|
临汾市|
太和县|
馆陶县|
阳高县|
砚山县|
新泰市|
长海县|
鄯善县|
西华县|
连州市|
镇赉县|
邮箱|
鹤庆县|
诏安县|
澄城县|
凌源市|
彭山县|
兰坪|
临泉县|
江津市|
博湖县|
闸北区|
宾川县|
衡东县|
汶川县|
曲阳县|
晋江市|
阜南县|
桂阳县|
德庆县|
兴海县|
五台县|
桦甸市|
喀喇沁旗|
罗田县|
滕州市|
苏尼特左旗|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