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4章 滿殿皆寂-《漢冠》


    第(1/3)頁

    王生一番言語,如驚濤駭浪一般,拍打在歐陽建身上,更是讓甲觀大殿中的人為之一寂!

    太子宮屬官一列,原本看不起王生的人現在頓時閉嘴了。

    此人雖然是寒門,但言語犀利,若是自己上去,恐怕也不是他的對手。

    魏晉雖然看重門第,尊崇祖先,但卻更看重個人才學。

    晉初劉毅在《請罷中正除九品疏》說:“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他要罷除的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曹魏時期,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

    它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在這個時期,九品官人法將士人按才能分為九等,稱為九品,以后又將官員的尊卑也分做九等,亦稱九品。

    曹魏創立九品中正制,中正品第雖有九等,然其類別卻只有二,即上品與下品。

    司馬懿當政后,任世家豪門為各地中正,評定士人品級只論其門第而不論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為世族地主控制政權的工具。

    在九品中正制實施以后,在士族階級立場的,不管這個人怎么樣,身為貴族一定不會落為官員中的下層,而庶民們不管怎么努力多么優秀,都沒法得到士族的身份,還是會被人們看不起的。

    況且,小姓寒素有的連藏書都沒有,世家大族手握書籍,小姓寒素無書可讀,便是天生聰慧,長大之后也就是另一個傷仲永罷了。

    這也是高門子弟看不起寒門子弟的原因。

    相比較高門子弟,寒素小姓出的人才的整體質量不如世家高門。

    然而...

    世上總會有大才出現的。

    這些大才不管出身有多么低賤,總會在歷史長河上煜煜生輝的。

    遠的有伊尹,傅說,近一些的有衛青霍去病,更近一點的,西晉開國功臣樂陵郡公亦是寒門出身,但他儒雅豁達,明智大量,姿容甚美,且不計小節,最終為臺閣大臣,歷任大司馬,司徒之職,并不比高門子弟差。

    在華夏千百年成書歷史以來,人們都尊重祖輩有成就的人,但更尊重自身有成就的人。

    而王生方才的一番言語,便深深的折服他們了。

    這位小郎君其實不比樂陵郡公差,從某些方面來看,他的才能甚至要勝過石司徒。

    呼和呼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南澳县| 云梦县| 北海市| 呼玛县| 万山特区| 商水县| 班玛县| 永丰县| 华容县| 漠河县| 岑溪市| 丹寨县| 故城县| 德清县| 九龙坡区| 彭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三江| 白山市| 定南县| 江永县| 公安县| 新建县| 竹北市| 屏边| 萨迦县| 雅安市| 桂平市| 建阳市| 巴林左旗| 福清市| 高碑店市| 翁牛特旗| 临夏市| 武冈市| 湖南省| 禹城市| 三河市| 双鸭山市|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