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一章 被戳穿的小心思-《隋末我稱王》


    第(2/3)頁

    高士廉又問:“陛下,這幾日我住在城北客棧,也曾聽聞羅士信將軍與您平鄭公府一事,這等為正國法剪除奸逆之事,可知百姓又是怎么傳的么?”

    他沒等楊侗詢問,繼續道:“每當提及此事,百姓們會極為興奮的聊起每個戰斗細節,偏一旦有人問起事件起因,就會在哀嘆一聲后,說出一句‘王公貴族間的生死相搏哪有道理,無非是權力之爭,最后苦的還是咱們老百姓’。”

    “陛下聽明白了么?您想做的事,老百姓不明白,甚至連清理滲井這種本來就是為了造福百姓的事,在他們嘴里也傳成了宮內也出現了污水,這才惹來陛下的憤怒。”

    “如今陛下又有了這……瀝青,可老百姓眼中卻沒有陛下,莫非陛下要等到把一件件好事都做出了效果,在默默無聞中慢慢感化這些愚民么?正如百姓們看見一位好官那樣形容道‘可惜了這位大人了,當今朝堂卻不是個為民請命的天下,有條好腿都不如有張好嘴’。”

    宣傳。

    高士廉說的就是宣傳,他在告訴楊侗政治家是如何通過宣傳獲取民心的,但那一句‘有條好腿不如有張好嘴’確實讓楊侗有些掛不住臉。

    “高先生,這句話是何人所說,還是百姓都這么認為?”

    高士廉很詫異:“莫非陛下還打算因為一兩句流言而報復百姓?”

    “并非如此,朕只是在計算該如何挽回局面。”

    “臣替陛下想好了。”

    “哦?”

    倆人站在陽光中被暴曬的道路前,高士廉早有準備的說道:“陛下,‘俗講’是如今百姓們非常喜歡的戲曲形式,據說起源于佛教,最早是佛教用來講故事教化百姓的,后來有人看這東西能聚眾,便以此賺錢。他們也開始不光講佛門故事了,什么始皇帝統一六國,霍去病縱馬邊疆都很受人喜歡。為什么,不能再多出來一套全本的《幼帝新傳》呢?”

    “戲則臣都想好了,就從先帝南巡離開東都開始,幼帝越王臨危受命,在楊玄感圍攻之下舍命保東都為第一則;先帝離去后,七貴扶幼主登基為第二則;王世充屢次敗于李密之手,陛下不但不怪罪,還鼓舞士氣為第三則;王世充勢大,元文都遭誅為第四則;擊敗李密,王世充禍亂朝堂,陛下忍辱蟄伏最終反敗為勝為第五則。”

    “不光是俗講,窟礧子、散樂、代面、缽頭都可以演繹這些戲本,讓老百姓都知道陛下是誰,這才能心有所屬、造就心之所向。如此鋪墊之下,陛下拿出這路來鋪滿京城,方才是造福百姓之舉。”

    怪不得裴仁基說高士廉是大才,這哪是大才,簡直就是一個天才。

    他知道該如何將好事的利益最大化,更知道如何操縱百姓的心理,那俗講乃是戲曲的始祖形式,窟礧子就是木偶戲、散樂是勾欄粉院中消遣、代面是一種頭戴面具演繹故事的舞蹈、缽頭最早講的是孝子進山尋找父母尸體與老虎搏斗的故事可以說是最早的話劇,一口氣將這些形式全部囊括用于宣傳等于將整個洛陽城的百姓都一網打盡了。

    怪不得李世民在貞觀年間用他為相!

    故事一旦成形并且宣傳開,以皇室為噱頭、權臣為賣點,用不了多久整個洛陽城都會知道楊侗是誰、為什么要除去鄭公府,王世充必將遭受萬民唾罵!

    這遠比一紙皇榜要實在的多,關鍵是你不用花一個大子。

    “好,很好。”

    楊侗饒有興趣的看了一眼高士廉,對這個準備充足后才入東都的大才越來越感興趣了,更有意思的是,他準備了這么多,竟然擺出一副不想為隋朝出力的態度,這是在等什么?等自己三顧茅廬傳一段君臣佳話么?

    楊侗明白了。

    高士廉這是不放心啊!

    那裴仁基,有匡扶國家、鏟除奸逆之功,若是以投奔之名來,高士廉這一生都將屈居人下,更何況端娘很快就會成為大隋皇后了。若是沒有一段君臣佳話擋在前頭,加上真才實學殿后,人家還會以為高士廉是靠裴仁基才有了日后的榮華富貴。可,真不給陛下面子也不成,這才想到了全你皇家禮賢下士之名,也成就自己登天之路的法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肇庆市| 象山县| 普陀区| 河东区| 富平县| 海宁市| 宕昌县| 桃源县| 江阴市| 榕江县| 晋城| 大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潼关县| 潢川县| 玉田县| 余庆县| 道真| 本溪市| 高唐县| 贺州市| 班戈县| 石林| 西乡县| 百色市| 炉霍县| 泸水县| 磐石市| 舟山市| 来安县| 万荣县| 岳普湖县| 白银市| 巫山县| 普兰店市| 芒康县| 聊城市| 祁连县| 海丰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