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楊侗沒當過兵、不太喜歡歷史、又沒有心心念念想在任何角度擊敗那個知識淵博的連長,恐怕這一切他都不會知道。 剛當兵入伍的時候,楊侗體能不行,他借口很多,什么自己從小沒怎么干過活、自然不是那些耕種為生的農村人的對手。這句話說的很討厭,引來了整個新兵營很多人的不滿,可連長只說了一個字:“練!”就讓他通過這一個字的訓斥免了一頓黑拳。 體能練起來以后,他又在槍械知識上出了問題,人家學習槍械知識后,進行槍支拆卸、保養的速度非常快,就他慢,此刻他的理由是:“我又沒接觸過。”連長又說了一個字:“學。” 這一次,楊侗放棄了,覺著自己很可能不是當兵這塊料,打算混兩年算了。 連長看出了這一切,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他問楊侗:“你知道黑火藥是什么時候發明的么?” 楊侗想都沒想,直接回答:“大概是宋朝成型的吧?” “那你知道在1942年以前,我軍于戰爭中一直使用這種1000多年前科技在與敵人搏命么?” “他們可沒你那么多事。” 楊侗被訓了,竟然還覺著連長在忽悠自己,在部隊學歷史的時候他明明看見了我軍在戰爭時期使用過tnt,怎么可能一直在用黑火藥?于是,他開始在部隊瘋狂學習歷史知識、軍工史知識,只為了能在下次挨訓時反駁一句,沒想到的是,這竟然帶著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1941年,我國第一門五〇炮在黃崖洞研制成功,可沒有黃火藥的我軍使用黑火藥對其進行操控時,發現威力大打折扣。于是,整個黃崖洞兵工廠的人接到總部命令開始全力研發黃火藥,在沒有任何經驗的全新起點上,對此展開了各種實驗。 那時,沒人和楊侗一樣找理由,幾乎每一個人都在為研發工作而努力,老百姓甚至獻出了自家的酸菜缸,這才有了‘拆鋼軌造槍,腌菜缸里造炸藥’的神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