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三章 龜茲鎮(zhèn)(3)北鷹娑川-《真桃花石帝國》


    第(1/3)頁

    在索侍斤的大帳附近歇息一晚后,第二日一早孫秀榮就帶著大隊離開了,離開前,他借著要觀賞伊麗河的風景,爬上了一座小山,在那里他得到了圍繞在索侍斤大帳附近的小帳數(shù)量。

    整整一百頂!

    所謂小帳,也就是比大帳略小的一點,每帳能夠居住十名士兵,這么說索侍斤的常備軍也就是一千人。

    但昨日他可是見到了索侍斤的三百騎,各個膘肥體壯,挎著彎刀和大弓,顯然不是好相與之輩,何況,以伊麗河上游之富饒,養(yǎng)活區(qū)區(qū)一千常備軍讓部落也得到了更多的休養(yǎng),加上該部一向與大唐交好,幾乎不存在受到周圍某部大舉進攻的危險,只養(yǎng)活一千常備軍也是應有之意。

    更何況,伊麗河上游精華地帶也就五百里,部落都在河谷里生息繁衍,還是很容易召集到一起的。

    臨行前,索侍斤指著一堆少年說道:“都督,這是我部家里男丁眾多的牧戶子弟,都在十八歲左右,上次都督的大婚盛景很遺憾沒有趕上,也沒有奉上禮物,我部的特產(chǎn)馬匹、羊只都督也不稀罕,聽說都督麾下都是備受關愛的少年兵,我連夜從周圍部族里挑選了一百名,就幫著都督伺候馬匹吧”

    這是孫秀榮沒有想到的,他想到了索侍斤會給他禮物,但沒想到是這個。

    在如今的游牧部落,丁口最為重要,牛馬次之,它能將最寶貴的丁口貢獻一百名可算是厚禮了——這些人明顯是奴戶,按照這個時代的規(guī)矩,無論草原還是中原,都習慣將奴仆轉(zhuǎn)贈給他人,一旦轉(zhuǎn)贈,這些奴仆就必須重新效忠新主人。

    孫秀榮仔細瞧去,只見這些少年多半是黑頭發(fā)的,便有些明白了。

    “多謝了!”

    孫秀榮也不客氣,立即讓這些少年接替李進才看管兩百匹馱馬,自己帶著大隊沿著伊麗河繼續(xù)向東駛?cè)ァ?

    十日后,大隊來到了伊麗河的上游,穿行于群山之中、后世被稱為鞏乃斯河的河段,來到這里時,才發(fā)現(xiàn)山道已經(jīng)被積雪鋪滿了厚厚一層,但道路依舊寬約一丈,路上馬蹄印、車輪印、腳印依舊絡繹不絕。

    “都督”

    在鞏乃斯河右岸的山道上,一位奴仆少年正在與孫秀榮說話。

    原來這些少年多半是胡祿居部與弓月部、達奚部發(fā)生小規(guī)模戰(zhàn)斗中被俘的牧戶后代,這位少年就是達奚部的,原名庫格斯,鮮卑語野狼的意思,由于在一眾奴仆中無論長相、身手、敏捷等方面都是上上之選,便被孫秀榮賜姓孫,全名孫孝恪,成了孫秀榮的貼身小廝。

    孫孝恪一家是在三年前被擄到胡祿居部的,到了胡祿居部后專門為索侍斤的常備軍養(yǎng)馬,他能說突厥語以及鮮卑語,倒是讓孫秀榮開心不已。

    “這一段河面原本是胡祿居部獨占的,不過自從幾年前達奚部遷到鷹娑川后,雙方針對這一地帶展開了長久的爭奪……”

    “哦,大唐焉耆鎮(zhèn)就沒有出手調(diào)停?”

    “都督,若是兩部的大戰(zhàn),大唐自然會出來調(diào)停的,不過爭奪這一段河面的都是依附于兩部的小部落,人數(shù)都是兩三百戶,莫說大唐了,胡祿居、達奚也是聽之任之,最后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部落丁口削減的厲害,干脆都遷出了這一地帶,眼下這一地帶大約百里除了零星的牧戶便沒有部落存在了”

    “邊荒之地”

    孫秀榮點點頭,心里頭涌出了一個詞語。

    這樣的地方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存在,最明顯就是江淮地區(qū),在南北朝時代作為雙方的緩沖最為知名,后世的某武俠小說家還以此寫了一部有名的小說。

    由于是邊荒之地,無甚阻礙,雖然是河邊山道,隊伍行進的很快,次日便出了這一段河面,眼前的風景又為之一變。

    前面依舊是大山,不過山勢平緩,這樣的地方,正是上佳牧場的所在,見到孫秀榮他們后,前面也出現(xiàn)了一隊騎兵,人數(shù)不多,但孫秀榮見到后不禁心理一凜。

    約莫兩三百騎,都是黑衣黑袍,披散著發(fā)辮,面目類似后世青海一帶的人,令孫秀榮驚訝的是,這些人身上都穿著漆成黑色的皮甲,手里一手長矛,一手滕盾,馬匹也多是黑色,明顯是焉耆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中江县| 林周县| 玉门市| 富源县| 红安县| 北川| 梁河县| 江达县| 松滋市| 靖宇县| 金寨县| 阳江市| 河南省| 乌兰浩特市| 方城县| 辽宁省| 吉首市| 宝丰县| 军事| 山东省| 台北县| 苏州市| 化州市| 油尖旺区| 崇仁县| 绵阳市| 麻江县| 建平县| 东丰县| 肥城市| 象州县| 县级市| 恩平市| 炎陵县| 梓潼县| 南康市| 博爱县| 桑植县| 新野县|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