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尾聲(6)糧稅-《真桃花石帝國》
第(1/3)頁
孫秀榮回到了怛邏斯,此時,夫蒙靈察已經(jīng)將他的主力部隊遷到了阿史不來城附近,蓋嘉運走之前給他留下的女人和財富讓他可以在朝廷圣旨下達(dá)之前盡情享用。
李輔國是整個磧西的監(jiān)軍,蓋嘉運回京了,他自然要回龜茲鎮(zhèn)坐鎮(zhèn)。
邊令誠也回去了,剩下的夫蒙靈察就是最高上官,為了穩(wěn)住周邊形勢,他讓阿斯蘭達(dá)干帶著少數(shù)兵馬返回了拔汗那國,而讓他的兒子薛裕留下來帶兵,于是夫蒙靈察在阿史不來城附近還有五千左右的精銳人馬。
在都摩度目睹了爾微特勒竟敗在區(qū)區(qū)兩千殊為可疑的“唐軍”手里,自己又殺了突騎施本部的常備軍,并將并非突騎施本部的常備軍押到自己的阿悉結(jié)部落后,最近一段時間他都要為了消化、穩(wěn)固這些人以及這些人身后的牧戶殫精竭慮,根本沒有時間來理會怛邏斯的事。
無論如何,都摩度有了這些新增丁口后,就算沒有拿下怛邏斯附近區(qū)域,也有了向西、向北擴(kuò)展的能力。
在怛邏斯的北面,是號稱基馬克的一支由韃靼人、突厥人組成的部落聯(lián)盟,據(jù)說有七大部,四部操著突厥語,三部操著韃靼語,但無論是突厥部落,還是韃靼部落,其上層人物都是突厥人,這也是基馬克或欽察一詞的來由——由突厥貴人控制的部落。
所謂韃靼人,就是留在大草原上的鮮卑及其后裔與突厥人的混血種,至少在眼下是這個意思。
哈薩克大草原足夠廣闊,基馬克諸部沒有理由南下與強(qiáng)悍的突厥人斗個死活,碎葉川、珍珠河的下游原本是西突厥左翼五部之一的拔塞干部落的牧場,但在此時已經(jīng)漸漸嶄露頭角的烏古斯部落(塞爾柱帝國前身)、基馬克的壓迫下逐漸向西遷徙,最終占據(jù)了里海西岸、咸海以北的土地。
突騎施強(qiáng)大時,無論是烏古斯還是基馬克都不是對手,當(dāng)拔塞干部落西遷后,他們并沒有趁著藥殺水流域空虛搶占附近的牧場,烏古斯看上了花拉子模綠洲,但那里已經(jīng)有大食人進(jìn)駐了,不過大食人在那里的統(tǒng)治并不穩(wěn)固,與其它地方相比,花拉子模綠洲地帶更讓烏古斯人垂涎。
而基馬克人大多游牧于伊希姆河與南西伯利亞草原之間,草場完全夠用。
于是,當(dāng)七河流域的形勢尚未明朗之前,都摩度搶占了藥殺水下游原本屬于拔塞干部落的土地,大致是后世克孜勒奧爾達(dá)與突厥斯坦一帶,有了這些地盤,他對怛邏斯的覬覦之情便大大降低了。
在碎葉川以北,夷播海附近,此時新出現(xiàn)了一個部落。
葛邏祿。
這里的葛邏祿是原來能在蒙古高原一爭雄長的大葛邏祿的一部分,與他們在蒙古高原的本家相比,眼下只是一個人數(shù)在萬帳左右的部落,他們完全崛起還要等到漠北的所有阿史那系汗國全部消亡,而回鶻汗國尚未崛起之時才行,那時的葛邏祿是能左右漠北形勢的大部,回鶻人自然要全力對付他們。
等到回鶻汗國成立,就代表著葛邏祿部要開始逃亡了,那就是西域葛邏祿部落大興的時候。
夷播海與天山之間還有大量的西突厥右翼諸部以及依附于他們的游牧部落,其中最強(qiáng)大的就是占據(jù)伊犁河流域的胡祿居,但胡祿居的大酋索侍斤一向?qū)Ρ蓖ザ甲o(hù)府畢恭畢敬。
于是,夫蒙靈察唯一可慮者反而是與他一樣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朝廷圣旨的處木昆部大酋莫賀達(dá)干,那位被蘇祿封為東方葉護(hù)者,莫賀達(dá)干若是沿著碎葉川北上,就算只有一萬精騎,也夠夫蒙靈察喝一壺的。
但多日過去之后,或許是為了得到“十姓可汗”的封號,從而名正言順管束整個十部牧戶,自從蓋嘉運走后,莫賀達(dá)干一直窩在熱海南岸的老巢賀獵城沒動。
夫蒙靈察可以在縱欲中等待,但孫秀榮不行,他必須為自己的將來開始盤算、籌劃、實施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察隅县|
樟树市|
杭州市|
安国市|
双流县|
佳木斯市|
堆龙德庆县|
峡江县|
彝良县|
丰台区|
莒南县|
曲水县|
车致|
柳河县|
文登市|
郴州市|
龙州县|
名山县|
合肥市|
烟台市|
娄底市|
大埔县|
儋州市|
电白县|
盱眙县|
灯塔市|
卓资县|
晋中市|
合水县|
贵州省|
香格里拉县|
芷江|
龙胜|
娱乐|
纳雍县|
铁力市|
盐山县|
马公市|
韩城市|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