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樣的羈縻州再進一步就是大唐直接管轄的州了,就像不久前剛剛設立的缽和州一樣。 與年紀輕輕就擔任了大都護府判官的劉珧相比,獨孤峻靠的是家世、資歷,他又帶來了節度使的均令,便一錘定音了。 與劉珧相比,獨孤峻顯得恬淡、沉穩,若不是他沒有參加科舉的經歷,以他的家世早就當上大都護府司馬了。 這是孫秀榮第一次見到獨孤峻,與刻薄的劉珧不同,獨孤峻至少還有些許公忠體國的味道,加上他謙和沖淡,深得都護府上下的喜愛。 但孫秀榮卻知道,“就是因為他有深厚的家世背景,才不像劉珧那樣急吼吼地向上爬,否則估計也差不多” 饒是獨孤峻沖淡,但在劉珧面前依舊是不可仰視的存在,當獨孤峻說出此話后,劉珧趕緊附和道:“一切都以節度使、獨孤公的意見為準” 獨孤峻點點頭,“眼下的問題來了,任用誰擔任司馬為好?” 若是放在以前,將一個漢人司馬空降到蠻夷羈縻州,幾乎沒有人愿意干,因為在這樣的羈縻州,漢人司馬除了自己和兩三隨從,并不能攜帶多少兵馬,在翻云覆雨的部落里,隨時都要掉腦袋的危險,特別是在四川西北諸多羈縻州更是如此。 但眼下這一切都不是問題,因為合適的人選呼之欲出。 這幾日,除了孫秀榮,馬璘也很活躍,在協助南弓曉月平定南弓部的零星戰斗中立功也不小,聽了獨孤峻這句話,他的雙眼也有些熱切起來。 這幾日,劉珧自然見到了孫秀榮與南弓曉月之間的親近,雖然此子有平定南弓部最大的功勞,但這一點卻讓他有些難以容忍,若不是獨孤峻駕到,依著他的秉性,那是肯定要推出別的人選的,像武勇不亞于孫秀榮的馬璘更是上上之選。 但獨孤峻明顯更傾向于孫秀榮,劉珧最終還是選擇了家族的大事,按下了內心的急色和妒色。 見大家都不說話,獨孤峻說道:“節度使已經得知了這里的情形,眼下突騎施那里風云突變,正是要穩定南弓部的時候,還是由孫郎擔任吧” 孫秀榮聽了便單膝跪下道:“謹遵均令!” 獨孤峻將一卷文書以及幾面令牌、小旗交給他,“孫郎,若是你擔任納倫都督府司馬,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將有何行動?” 這一節孫秀榮早就想好了,在上一世他的一些措施已經被證明行之有效,這一世自然拿來就用。 “啟稟判官,職部是這樣想的,眼下無論是南弓部,還是哥舒部,以前較為強勢的頭人幾乎在最近一段時間席卷一空,但這些人雖然死了,他們身后的勢力還在,兄弟、子侄還很多,并不是完全沒有隱患了” “故此,職部建議,首先在兩部牧戶中男丁眾多的家中抽調十五歲到十八歲的少年進入司馬府,為何選擇這些人?因為這些人大多尚未成家,尚沒有完全融入到部落日常里去,便有誠心接受大唐恩義的可能” “職部初步建議在南弓部抽調一千戶,若不是不夠的話,八百戶也可,在哥舒部抽調五百戶,不夠的話抽調三百戶亦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