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幸虧孫秀榮上任后對騎兵伙加強了訓練,而五日一次的長途拉練就到過阿克賽欽方圓幾百里的地方,否則,若是讓騎兵冒然闖入盆地,絕對會有安全之虞。 就這樣一路探查,一路滾動前進,沒多久這隊人馬便抵達了離沙沙爾山口大約五十里的地方。 這是一處一眼望去幾乎都是平地的大荒漠,阿克賽欽一帶極為干旱,微弱的降雪/降雨多半發生在秋冬、夏春之際,前不久那場風雪過去后,今日便停止了,看似風雪很大,實際上只是風大,雪卻沒有多大,幾日的落雪只是將荒原稍稍覆蓋起來了,人馬都可通行無虞。 到了這里時,孫秀榮的心思便活泛起來。 “按照老軍的說法,吐蕃人的正規軍與牧兵并沒有多大的區別,就算在騎兵里,有著貴族身份的也只是少數,在敵人只是少數馬賊的情形下,他們沒有理由全幅披掛,裝束與普通牧戶就沒有太大的區別了,何況還是在寒冷的冬季,他們更沒有理由披上鐵甲作戰” “這樣的話,馬賊那一伙我認識,但胡弩鎮的人不認識,楊守瑜若是聰明的話,就應該與聶敘丹樨達成了是從魏龍國逃出來的不甘于被吐蕃人統治的王室子弟,于是,他們與己方一起追剿‘馬賊’便順理成章” “但如果我是拉魯多吉,得知聶敘丹樨沿著錫克河附近的山口跑了會做出何種布置?” “按照聶敘丹樨以前跟自己談起的,那拉魯多吉是一個難得的將才,在目前這種情形下,親自帶隊追擊聶敘丹樨一伙,為吐蕃王國最終穩定象雄故地一絕后患,從而在吐蕃國王面前立下大功,嗯,這幾乎是肯定的,因為聶敘丹樨說過,象雄王國王室子弟,嫡系、庶支涇渭分明,只有嫡系才有可能繼承大統,而聶敘丹樨是最后的一個嫡系子弟,吐蕃人幾乎人人欲得之而后快,這樣的大功,拉魯多吉豈能錯過?” “在吐蕃王國里,跟著松贊干布一起打天下的貴族的姓名前都有一個‘論’字,這是少數幾個大貴族才有的資格,而剩下的貴族,包括投靠吐蕃人的象雄人、蘇毗人中的貴族只有將女兒嫁給王室從而在姓名前冠之以‘尚’字,沒有‘論’、‘尚’二字的貴族都是隨時可能覆滅的普通貴族,在吐蕃國的地位比普通百姓好不到哪里去” “而拉魯多吉是依附于前象雄王室子弟瓊布氏而存在的,瓊布氏在吐蕃王國序列里也就是一個‘尚’姓,拉魯多吉肯定連‘尚’字也沒有,故此,拿下象雄王國聶敘氏最后一個嫡系后裔將有極大的可能讓他成為王國的女婿而加上‘尚’字,馬賊人數不多,但功勞巨大,這樣的情形下拉魯多吉有極大可能親自帶兵出馬” “若是他親自出馬,如何追擊聶敘丹樨就值得琢磨了。既然是馬賊,彼等肯定不會輕易被他追上,但想要很快甩掉吐蕃人的追擊聶敘丹樨也做不到,如此,雙方便會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在這樣的情形下,老謀深算的拉魯多吉自然不會將全部兵力用到沙沙爾山口附近” “他若是讓一部分兵力,比如一百騎從喀喇昆侖山口北上來到阿克賽欽盆地,然后貼著喀喇昆侖山北麓向西疾馳,在沙沙爾山口附近將聶敘丹樨一伙包圍起來才是萬全之策,否則,一旦讓聶敘丹樨成功抵達阿克賽欽盆地,屆時天高任鳥飛,拉魯多吉想要抓住聶敘丹樨就不容易了” 此時,若是他的兵力足夠,應該抽調一部分兵力抵達喀喇昆侖山北麓,沿著沿著山腳向東偵查前進才妥當,不過眼下他的軍力加起來才不到百人,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 “只能寄希望于一件事” 此時,李泌也催馬來到孫秀榮跟前。 “大郎,是否在憂心軍力不足之事?” “是的,我擔心吐蕃人會從喀喇昆侖山北麓分兵向西” “那是必然的,大郎,我在魏龍國待了一個多月,閑暇也將附近的地理情形了解的七七八八,據說喀喇昆侖山口距離沙沙爾山口不到兩百里,若我是吐蕃人,知曉馬賊已經向西北方向跑了,而出口只有一處,豈有不分兵圍剿的?” “眼下,聶峰等人應該早就碰到馬賊一伙了,但并沒有跑出山口向我等通風報信,顯然他們已經遇到了正在追擊的吐蕃兵,或許已經被圍困在某處動彈不得,我等此時應該加速朝沙沙爾山口挺進才是” “咳咳,李郎,此一節我也想過,放心,強弩伙副伙長楊守瑜是一位射箭高手,在我看來絲毫不亞于養由基、李廣,此次他攜帶了四只胡祿,加上聶峰、耿思都的,一共六只,每只可裝艦只三十,這便是一百二十,若是他能選擇好地形,居高臨下,恐怕吐蕃人也討不了好去,只不過……” 李泌見他直接稱呼李廣的名諱倒是吃了一驚,不過面上的驚訝轉瞬即逝。 “大郎,是否在擔心除了你我之外,其他的將卒知曉了面臨的并不是馬賊,而是吐蕃正規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