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胡弩鎮風云(2)諸人-《真桃花石帝國》
第(2/3)頁
而在道家的規制中,昆侖山是西王母的道場,這座山神廟實際上也是西王母廟。
除了鎮將白孝德,強弩伙的伙長是一個叫做呼延云的、從靈州(寧夏)遷到這里的農戶后代,身材中等壯實,年紀與白孝德差不多,如此年紀,沒有參加過跳蕩營的遴選,還能做到伙長的,無一不是殷實之家,呼延云的祖上曾是高昌的校尉,積累到現在,家里頭肯定很寬裕。
重兵伙的伙長是一個叫閻剛的中年人,估計到三十歲了,原本是沙州閻姓大族之家,遷到龜茲后,祖上曾擔任過安西都護府的法曹參軍。
而這里的錄事是一個叫做張翰的、因為犯了事被發配到這里的文官,原本是大唐幽州昌平縣縣丞。
張翰發配到這里似乎有些年頭了,他的年紀接近四十,是這里的官員中歲數最大的,朝廷歷次大赦似乎都沒涵蓋到他,這倒是讓孫秀榮起了興趣。
重兵伙、騎兵伙、強弩伙的人雖然都還在府兵序列,但實際上來到大唐開元年間后,大唐的軍制也在發生著變化,像這三個軍種實際上逐漸有向職業軍人轉變的跡象,因為能夠加入這三個軍種的人都是丁口眾多且頗為殷實的家庭,他們根本不需要親自種地,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備制裝備和訓練、打仗上。
但也有完全跟以前一樣的府兵存在,那就是這里人數最多的輕步兵了,他們都是于闐鎮下轄各處漢胡農戶的后代,都隸屬于某個折沖府,他們需要自備武器、糧食到邊地戍守,若是在像四鎮腹地之地,他們每年只需要駐守一次就行了。
但在胡弩鎮,一去一來就要兩個月,朝廷豈能輕易讓你來去?于是像這樣的地方,便成了三年一戍,然后五年內不再應召了,當然了,如此遠的地方,讓他們如何攜帶、儲備糧食前來?最后糧食也是由官府統一供應,但他們的家里需要向官府提供同等數目的糧食和裝備上所花的錢財。
府兵制,到了大唐中期之時,正在以一種看得見的速度衰變,因為本來除了兵役就不需要向國家再繳納任何賦稅的府兵現在要重新繳納了,雖然是變相的繳納,但只要有繳納行為,就會有齷齪出現。
侯琪,原名候七,就是一個老府兵,當然了,這個老,也只是相對的,他才三十八歲,按照大唐規制,凡是府兵,要到五十五歲才能退休,他離退休還早著呢,便是剩余的輕兵伙的伙長,當然了,他這個伙長只是一個臨時性的職務。
他在這里已經待了兩年了,到了明年這個時候,將會有另外一伙人馬來替代他們,而侯琪他們會在未來五年之內只會被就近(比如防衛縣城),不會再派到邊地了。
雖然是一個老油條府兵,但侯琪還是兢兢業業行使著他的權責,每日的操練、巡邏、值守都是有條不紊,風雪無阻。
孫秀榮在宴會上第一時間便發現了這位老兵,與其他快要成為職業軍人的小軍官相比,侯琪明顯有些格格不入,與他的仆兵耿思都一樣,沉默寡言,在宴會上也是第一個離開的,不過他看向自己的眼神還是有些敬畏的。
“在他的眼里,自己多半是一個世家子弟,跑到這里來撈取軍功的”
孫秀榮暗忖道。
沉默寡言的人物,除了侯琪,還有一人。
此人叫聶峰,是一個象雄人,跟聶敘丹樨一樣,原本也是故象雄王國的王室子弟,象雄王國滅亡后,吐蕃人采取了用上一任王室瓊布氏來管轄象雄故國之地的策略,像聶峰這樣的王室子弟自然會受到殘酷迫害,他們大多數成為了奴隸,少數不甘心者跑了,有的投靠了大唐,有的則成了馬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都匀市|
敦化市|
青铜峡市|
隆子县|
岑溪市|
克东县|
武宁县|
武邑县|
婺源县|
琼海市|
北辰区|
宿州市|
会同县|
玛曲县|
通渭县|
左权县|
监利县|
西安市|
阳高县|
东港市|
德格县|
吴堡县|
栾城县|
古田县|
广水市|
洞头县|
沧州市|
忻州市|
道真|
五台县|
新竹县|
石河子市|
同德县|
娄底市|
梅河口市|
宜君县|
临武县|
新余市|
金沙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