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多謝將主!” 牙兵,就如同明朝的家丁,既有上下級同僚之情,又有主仆之誼,當然了,后者只是隱形的,但對于上位者來說他們更看重這隱形的職能,同僚之情說白了那都是為國辦事,只有主仆之誼才能管一輩子啊。 對孫秀榮來說,有了夫蒙靈察這位靠山,今后有些事情就好做多了,何況,夫蒙靈察多年以后就要調到河西,也不會一輩子管著自己。 “孫秀榮,呵呵” 此時,那位不到三十歲卻高居疏勒鎮守使府判官之職的劉眺說話了。 “根據檔案記載,你的阿翁是契丹叛賊孫萬榮的義子,而你本姓楊,承蒙鎮守使青睞,切切要牢記自己是大唐軍隊的一員,還是夫蒙將軍的親自揀拔的牙兵,切不可再做出那種欺師滅祖的大事,時刻想著報效國家才是!” “楊?”,孫秀榮一愣,隨即趕緊應道:“判官說的是,我一定牢記!” …… 孫秀榮攜帶的文牒、驛牒上都被夫蒙靈察的內行官標注了。 諸如“此三人途徑疏勒鎮時,被于闐鎮鎮守使程千里、副使高仙芝納入到跳蕩營備身行列,為此耽誤了四日,加上疏勒鎮到雙渠驛,總計五日,抵達胡弩鎮再加五日” 還有高仙芝提前留下了的任命書,因為高仙芝還要去龜茲城述職,他留下了自己的內行官處理孫秀榮、楊守瑜二人之事,由于程千里調走了,他高仙芝實際上就是于闐鎮最高的指揮官,故此,辦理一個區區伙長任命的事易如反掌。 任命文牒上寫著:“茲有原蔥嶺守捉城所屬府兵孫秀榮、楊守瑜,參加了大唐開元二十六年安西一年一度的跳蕩營遴選,綜合評比中,孫秀榮高居第一,楊守瑜第六,節度副使夫蒙靈察大悅,收二人為牙兵,高仙芝副使任命孫秀榮為胡弩鎮騎兵伙伙長,楊守瑜為強弩伙副伙長” 并蓋上了高仙芝的大印。 臨行前,為了招攬人心,作為鎮守使的夫蒙靈察給二人一人一套明光鎧,一匹高大的焉耆馬,有了這份恩義,在一般人看來,作為夫蒙靈察的“門人”地位他二人一輩子是擺脫不了了。 真是這樣嗎? 高仙芝雖然去了龜茲鎮,但他帶過來的那些少年,除了少數被疏勒鎮守捉使以上將領挑為牙兵留下來了,大多數還是被于闐鎮的將領一早就選好了,眼下李嗣業、段秀實正式成了他的牙兵,自然由他倆領著返回了,得知孫秀榮、楊守瑜二人還要去胡弩鎮任職后,同是于闐鎮的李嗣業、段秀實都很高興,兩人中,李嗣業與楊守瑜談得甚歡,而段秀實對于這位新任疏勒、于闐二鎮跳蕩營“狀元公”更是十分仰慕。 孫秀榮自然了解這兩人的底細,自然也施展了自己加起來一百多歲賜給他的先機,在眾人面前八面玲瓏游走著,在李嗣業、段秀實面前更是言辭謙恭,等他們按時抵達于闐鎮時,四人成了無話不說的好友,這倒是更加令孫秀榮欣喜。 第(3/3)頁